孩子怎麼學好數學
數學一直學習的主科,怎樣讓孩子學好數學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孩子學好數學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學好數學方法1
1***勤奮
手勤:多記***課堂筆記、好題、好解法、錯題本***、多做***練習***、多總結***知識總結、方法總結***.
眼勤:多看課本、課外書、筆記、錯題本.
耳勤:聽講仔細.
嘴勤:多問,有問題及時解決,不留後患.
腦勤:多想,對知識、題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麼、怎樣做,還要多想幾個為什麼?
其中最重要的是動手和動腦。
2***深入
對所學的知識不但要記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麼來的?解題中怎麼使用?對一些好的題目不要滿足於會做,還要考慮解法是怎麼想出來的?哪種方法更好?
“會”有不同的層次:
知識:知道→理解→記住→會用→推廣
解題:會做一道題→會做一類題→靈活運用和創新
3***嚴謹
數學是最嚴謹的學科。知識要嚴謹,解題要嚴謹。不嚴謹,遇到題目不是不會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4***其他
a***戒掉惡習:網路、電視、手機等,要把它們變成學習工具。
b***不找藉口:成績不好時,要多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一樣的老師、一樣的同學、一樣的課本和參考書、一樣的試卷,成績卻差別很大,因此主要原因在個人。用藉口掩蓋真實原因,不利於解決實際問題。
孩子學好數學方法2
1***預習很重要:往往被忽略,理由:沒時間,看不懂,不必要等。預習是學習的必要過程,還是提高自學能力的好方法。
2***聽講有學問:聽分析、聽思路、聽應用,關鍵內容一字不漏,注意記錄。
3***做好錯題本:每個會學習的學生都會有。最好再加個“好題本”。發現許多同學沒有錯題本,或者是隻做不用。這樣學習效果都不好。
4***用好課外書:正確認識網路課程和課外書籍,是副食,是幫助吸收的良藥,絕對不是課堂學習的替代品。
5***注意總結和反思:知識點、解題方法和技巧、經驗和教訓
6***接受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要注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孩子學好數學方法3
1、親其師,信其道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1***展示能力,讓孩子佩服。
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識淵博、計算和解題能力很強等,孩子們個個佩服地一塌糊塗。
校信通在做優秀大學生數學學習規律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某一個老師,甚至是因為老師隨手就可以畫出很標準的圓、橢圓。
2***展示人格魅力,讓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點或幾點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嚴謹等等。一般來說,一位老師要儲備至少200—300條笑話,便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輕鬆快樂學習。也有很多孩子喜歡老師的理由是:“她認真負責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樣,辯論會什麼的,幹啥啥行!”
3***用心關愛孩子。
如果想讓所有孩子都喜歡您,那就平等對待他們吧!課堂上,如果有成績不好的學生舉手發言,明知他會回答地一塌糊塗,也要鼓勵和支援他。
如果您想改變某個孩子的話,那就去“偏愛”他吧!“我喜歡這位老師,是因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老師在我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紙條,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我感動極了!”
當然,家長也要積極引導孩子喜歡老師。比如通過和孩子討論老師的授課方式、性格特點等,引導孩子關注老師的閃光點,發現老師值得自己學習的思考方法、習慣和品質等。
2、化抽象為生動
比如在講例題的時候,結合題目給學生講一些順口溜、數學故事、數學發展史、生活中的數學等,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比如華羅庚的數形結合順口溜“數與形,本相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時,難直覺;形缺數時,難入微。代數幾何本一體,永遠聯絡莫分離。”生活中的數學包括身邊的事、新聞時事等,比如:讓學生適度參與現在很多父母都熱衷的股票問題;自己家裡每月消費多少米,多少油,多少鹽等,人均消費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現洪災,洩洪時就需要考慮上游水位和下游河道寬的關係等等。
此外,還可以利用遊戲和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日曆中的方程》、數學專題黑板報等。
3、化抽象為形象
現在的學生大都對電腦感興趣,如果從這一點入手引導學生學數學,是個很好的辦法。鄭州一所重點中學的劉老師用幾何畫板讓學生形象直觀的體會數學知識,學生在學幾何畫板的同時,學數學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
4、成功體驗的積累
興趣與成就感往往有很大關係。每個孩子都有想成為研究者、發現者的內在願望,都有被認同和賞識的需要,都希望取得成就和進步。教育者應該善於發現學生的一點點進步,給不同學生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有機會成功,體會成功時的成就感。
具體做法有:給孩子講題時不要一下子把思路都講完,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或講一半,留一半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思考下一半,至少要讓孩子獨立思考到下一步。當然,家長還要適時給予言語鼓勵,一方面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讓孩子體會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家長也會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改進對孩子的認識,培養孩子對同一問題深刻思考的能力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