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為什麼能再生

  再生,是指一種事物經歷死亡,或者消失而一段時間不存在,通過某種手段、方法等條件,使得該事物再次存活、出現。蚯蚓即使被切成兩段也能再生,可是?小編在此整理了蚯蚓再生的原因,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蚯蚓再生的原因

  蚯蚓是環節動物,而再生是環節動物最有趣的特徵之一,這和環節動物的身體結構有著很大的關係。

  簡單來說,蚯蚓的身體是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的,外層是體壁,內層是消化管,兩層之間的廣闊空腔是次生體腔,也稱為真體腔,縱向有隔膜將身體分隔成一個一個的環節。

  生物體的整體或器官因創傷而發生部分丟失,在剩餘部分的基礎上又生長出與丟失部分在形態和功能上大致相同的結構,這一修復過程稱為再生。簡言之,機體的一部分在損壞、脫落成被截除之後重新生成的過程叫再生。動物中如水螅的身體碎片能再生成完整的機體;日常所見的傷口癒合,或骨折後重新接合也是再生的例項。一般把再生分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如鳥類羽毛的脫換、紅血細胞的新舊交替等為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是因損傷而引起的再生,如上述傷口癒合或骨折後重新接合的再生,或名補償再生。再生能力在植物和低等動物之間特別明顯,如插枝可以培養成整株植物,低等動物如果失去一個器官還能再長出一個新的同樣器官,例如龍蝦失去一支螯還也可以重新再生出來,切除蠑螈的一條腿,它可以再生出新腿來。

  注射或植入能再生細胞誘導原位再生是用來補充器官和組織移植和仿生物植入的、使受損的人類組織和器官恢復的一個新方法。再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對於再生機制的徹底理解仍然是一個難題。關於肝臟、骨骼肌、心臟、腦的再生是研究的熱點,骨髓幹細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視。長期以來神經細胞和心肌細胞被認為缺乏再生能力。但是脊椎動物外周神經系統神經元能通過受損的軸突再生,亦有證據表明心肌細胞有再生潛力,因為在人類心肌梗死區周圍的心肌細胞能分裂。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新的研究結果給再生在治療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光明的前景,特別是在以後人類器官的移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蚯蚓再生的環境條件

  有了結構和生理的基礎,再生也不是水到渠成的事,還受到許多環境條件的影響。再生情況和成活率都受到土壤含水量、溫度、氧氣濃度和營養等的影響。

  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新陳代謝、生長髮育及繁殖等,對再生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根據Moment的研究結果,25℃條件下的再生速度比20和30℃都快***美國這位叫做Moment的科學家,畢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蚯蚓的再生,包括各種化學物質和X射線等對再生的影響,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結果***。

  對水生蚯蚓來說,氧氣濃度也是影響再生和成活的重要因素,氧氣濃度低時,再生會減少,但是當氧氣濃度過高時,死亡率又會升高。只有遇到合適的氧氣濃度,斷掉的蚯蚓才能存活並再生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