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麗江的文章

  麗江古鎮的美,不是濃妝豔抹,撲面而來的,也不僅僅是那一段段千古的傳說,而是不期而遇的,要我們去尋找,去發現.........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印象麗江

  麗江在我的心裡等同於溫暖。每每回憶起麗江的一切,心頭總湧上一股暖意,這股暖意溫暖了在鋼筋水泥下求得生存的冰冷之心。

  踱著禪步的貓

  走在麗江的街道上,總有一種外面的世界再繁亂而我獨自輕盈的與世無爭感。就連麗江的貓都在大街上邁著方步,氣定神閒,少了都市裡的緊迫感。那日,在古樸的街上走累了,隨意走進了一家小店用餐,那是一個很古舊的房屋,踩著咯吱咯吱響的樓梯時總有一種要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感覺。沒想到,登上最後一節臺階後眼前豁然開朗。大大的露臺直接衝著主路,小小的遮陽傘,適度的暖風飄揚,配以舒適、和煦的陽光,簡直是人間天堂!最惹眼的還是那隻趴在露臺地板上黑白相間的貓,我上來的時候,她只是懶散地抬眼看了我一眼,再無其他動作。我找到臨路的位子,座子乾乾淨淨的,原始木質的桌子還微微透著一層溼氣。那隻懶惰的貓就在我的左前側,正在禪意的打坐,不再理會我這個局外人。時間在這個小鎮裡彷彿並不存在,從二樓望去,所有的人都在專注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從容、儒雅,正如這隻懶惰的貓。

  開始用餐,點的是我最愛吃的烤魚。當烤魚端上來時,整個露臺都散發著新鮮的肉香味。這時這隻貓也興奮起來,豎起鼻子,眼睛眯成一條縫,朝我踱著方步走來。看她這氣勢,我如果不讓出這道美味的話,她好像要跟我耍賴,我只得乖乖投降,將手邊美食與其分享。她得到美食後,先不急於吃掉它,而是將其拖回剛剛晒太陽的地方,將魚擺放了一下,然後心滿意足的吃了起來。吃的時候,還不時發出喵喵的讚歎聲,像是這個世界再無其他,只有她和她眼前的魚存在一樣。

  彈著吉他的歌者

  在麗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樂者。他們大多是自編自曲的演奏者,偶然唱些流行歌曲,也摻雜許多純正的自然氣息。印象最深的是那日我坐在麗江的咖啡館聽歌者哼唱麗江時的情景,他們自顧自的唱著自編的歌曲,微閉的目光中帶有些堅定與釋然。我曾經問他:“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茫然的回答道:“唱歌啊,像現在這樣。”臉上隨即露出滿足的微笑,繼續哼唱他的歌。他的世界裡也許只有哼唱歌曲的那一幕是他最幸福的時候了吧。

  在麗江的酒吧裡,歌者們就不像以上那個閉目唱歌的歌者從容,他們大多熱情歡快。每日夜裡,他們都在奮力搖擺,高聲歌唱,唱的歌中都帶有對生活的激情與憧憬。每次喝著冰冷的啤酒,聽他們唱歌時都有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對生命的詮釋,又有了新的理解。

  馬路上的歌者是隨性的另一種美。看他們披著長髮拿著吉他,兩眼望向遠方,眼睛並沒有聚焦,想必心思早被歌聲帶到遠方的某處了。在遠方的某處也許有他鐘愛的某個姑娘,或者是他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論如何,他的心是漂泊的,心總在不遠處的未來飄蕩。看到他,思念的情緒會油然而生,我的親人在這時做什麼呢?遠處的媽媽是否也在想念著我?

  大街上的篝火

  在城市裡從來想象不出人們在街上跳舞是什麼情景?而在麗江,定點的篝火晚會像是這裡所有的人向世人宣告他們的幸福一樣!他們圍著溫暖的火高聲歌唱,屬於他們自己的民族服裝在篝火的映襯下格外炫目。他們唱的是屬於自己的歌,跳的是屬於自己的舞,但歌聲與舞蹈總是能吸引旅人的目光,這種吸引力能夠讓一個嚴肅的久居城市的旅人放下身段,參與其中。我從不喜介入人群,但那一次,我在感召下,竟然和一個納西族小夥子牽手跳起舞來。舞姿並不美的我,在那樣的篝火下也顯得格外動人。舞蹈、高歌、漂亮的衣裙,這就是麗江的生活。不知愁滋味,只知眼前事,知足自然會衍生出迷人的幸福感。

  當我被問起你對麗江的印象是什麼?我想到的就是在城市中體會不到的溫暖。在那片土地上,所有的繁亂都化作雲淡風輕。時隔三年回憶故地,暖暖的土地,暖暖的人群,仍從心底不斷湧出。我想那溫暖的烙印是抹不去了。

  2012-8-6憶麗江

  :麗江古鎮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一下飛機,一股潮溼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環顧四周,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店,有的只是被霧色纏繞的山尖,一望無際的向日葵花海和像煙一樣漂浮的絲。

  恍惚中有一絲竊喜:這就是麗江,是我向往了很久的麗江古鎮。

  穿著繡花的布鞋,走在承載了百年曆史的石板路上。手指輕輕劃過長著青苔的古樸木牆,抬頭,便可以看見一扇扇半開半掩的木格子窗,忽然就想到寶釵的一句話:珍重芳姿晝掩門。

  古鎮的格局好像永遠都是固定的,大街小巷排列有序,街路纏著水路,水路繞著街路,就這樣糾纏了幾百年。青色的石坡路,已經被磨光亮、平坦,起伏著,曲折或是順勢成坡。溪水兩旁是如青花瓷一般優雅的納西風格的木屋,古樸、厚重,就像古鎮的歷史一般,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特有的美。這裡沒有一輛車,沒有紅綠燈,更沒有像大城市一樣熙熙攘攘的人群,這裡有的只是陽光、溪水、垂柳、濛濛煙雨。甚至腳步聲也被青石板悄悄地消解。麗江的景緻,沒有商業的浮華,反而遍佈詩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天淨沙·秋思》中的小橋、流水、人家。白雲悠悠的藍天,經陽光的渲染,便洋溢著江南水鄉清新秀麗的古樸神韻。夜晚,麗江古鎮被月光鋪滿,我坐在柳樹下,聽著流水唱著搖籃曲,吸著清新的空氣,心兒剎時醉了。

  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卻流傳著這樣悽美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麗水江畔住著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叫做青玉,救了一個重傷欲死的男子楊天。兩人深深地相愛了。然而,後來清玉卻被壞人殺死,匆忙趕來的楊天抱著青玉那逐漸冷去的身體,仰天長嘯,天上頓時灑下一片血霧。隨後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只聽說那血霧一直籠罩麗水江七天七夜,最後才慢慢消失。傳說中,每當落雨之日,江邊就會有一位女子的歌聲時隱時現,纏綿中帶著悽切的憂傷……

  突然,一陣陣笛聲遠遠地飄來,打斷了我的幽思,繼而傳來樂師們淺唱低吟的佛教音樂,只覺天地之間頓起一股莊嚴神聖之氣,令人著迷,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麗江古鎮的美,不是濃妝豔抹,撲面而來的,也不僅僅是那一段段千古的傳說,而是不期而遇的,要我們去尋找,去發現。

  :麗江的柳

  從大水車往下,一路伸展,到四方街頭,那些一字排開的柳,是麗江城裡最動人的面容。

  可能年歲尚輕,她們的嬌嫩一氣呵成,那種柔弱的姿態與鵝黃的質地完全徹底,讓她們無論睡著還是醒著,都擁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牽引著人們忘記晝夜晨昏。一條小溪在她們身旁淺淺流過,也沒有梳妝打扮,只用了自然和清純,就秀氣得令人神清氣爽。

  四月當頭,麗江城裡處處湧動春的氣息。黃褐色的木樓,莊嚴靜穆,在一種古色古香的氛圍裡迎來送往;發亮的石板路面,春雨剛剛來過,帶走了輕塵,也帶走了空氣中欲蓋彌彰的庸碌,把一份滋潤穩妥地鑲嵌在這裡。水裡,游魚們成群結隊,不知是為了集體出遊還是分享財產,它們都把自己打扮成了婚禮中的新人,很有興致地穿梭在人群中幸福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

  藍天和白雲都非常純粹,它們讓空氣瀰漫著一種舒適的祥和,這種祥和又和山谷中嫋娜升起的炊煙一起,用漫不經心的塗抹,渲染這座古鎮的風物,讓陽光迷茫,讓歲月不知所蹤。於是,在麗江的街道上,柳樹旁,我們時常能拾撿到一米陽光,一懷芬芳,一簾春夢,一地感傷。

  每天,每月,每年,麗江遊人如織。他們個挨個,肩並肩地在大街小巷遊走,不為朝聖,不為尋找理想,只是簡單地從一種迷茫陷入另一種迷茫,只為讓自己從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到另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春去秋來,歲月沒有改變,腳下的路沒有改變,而行走在歲月中的面容已輪換了不同的時空,一些人從發如青絲走進兩鬢風霜,一些人從年輕氣盛走進垂垂老矣……

  沒有樹和麗江城裡的柳站在一起,那一排排熱鬧著的商鋪見證著柳樹的孤獨。那些作為裝飾堆放在地上的花,因為心不甘情不願,所以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的花季。它們沒精打彩地萎靡在遊人的視線裡,絲毫不在意來自人世間的飛短流長,似乎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活成自己的尊嚴。

  風很清涼,分明帶著過往的流年時光。美麗的玉龍雪山挺立在前方,與這裡每一個人、每一家院落、每一垛牆,每一座橋隔空相望,不遠的距離,卻無法攀越。

  一些時候,我追隨遊人的腳步,在麗江橋頭匆匆滑過;而更多的時候,我卻是在孤獨的柳樹旁,一站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