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麗江的散文隨筆

  夏日豔陽去麗江,高原景色不尋常。白雲朵朵樹上掛,溪流汩汩山澗淌。梯田層疊似明鏡,林間時隱現牛羊。又是一年農忙時,彷彿已聞稻花香。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遺夢小城之麗江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時針它不停在轉動……整理好心情再出發……”踏著大研古城的石板,侃侃沙啞的歌聲穿透古城的溫度,走在麗江古城的巷弄裡,不禁一種愜意的感情油然而生,會停下腳步,或是停下了漂泊許久的步子,暫且給自己一個乾淨的小時光!

  老家離麗江不是很遠,估計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或許是因為離得比較近的緣故吧,好少去,儘管常常聽人家說起她的好,或許在我看來也不是那麼稀奇,或許是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那麼輕易得到而往往遺落。後來遠離家鄉到外地上學去了,經常問起麗江的事兒,我卻未能欣然應答。

  後來去過幾次麗江,印象似乎一次比一次深刻,或許真的慢慢的喜歡上了這座小城,你來過的話或許你也和我一來愛上,喜歡上一個地方有時候變得那麼容易。這座城不大,車子緩緩進來的時候你就可以依稀的知道她朦朧的全貌,靜靜的躺在山凹裡,任憑時間的沙漏在歲月的縫隙裡飛簷走壁。沒有像洱海一樣的湖可以幫她點綴,只有幾行清流叮叮咚咚的穿街走巷,將靜謐的時光盪開了飛躍在沒一人的心中。

  麗江的雨是最解風情的,下起雨來,沒有那麼急切的想要雨停的樣子,或許小雨滴答,就像時針敲打著葉落一樣,此時假如你坐在風情的、帶著古色古香的酒吧裡,沒有都市的喧囂,點一杯咖啡或是一杯苦蕎茶,看著人來人往,幽雅的旋律沁入你的心脾。或許還會有種酸酸的感嘆。或許在某一個早晨起來的時候,邁步在古城的安靜裡,捕抓不到一點喧譁,用心去聆聽,聽那高原上小家碧玉的溫柔。在某一個黃昏,太陽像極了秋天那泛黃了的楓葉,邂逅著一個人,然後是不肯離去的……

  在這裡呆上一年半載的,你會發現四季不像北國,緊緊用溫度就可以感覺出來,這裡的不似大理一樣溫和,也沒有北地一樣的粗獷,似乎就像麗江的粑粑一樣可口中微微帶著一些辣味,讓你有若即若離感覺,所以葉子是最懂得詩人眼睛的,看著紛呈的葉子就可以知道四季的神祕。

  假如你是第一次的話,也許你會被那麼多奇奇怪怪而又美妙的的名字所迷醉,同時還會感嘆主人的用心之妙魅,選一處小屋,在你旅程疲累了的時候,輕輕推開窗子,玉龍雪山的雪,潔白得像極了天上的雲彩,是雲是血?走近,走近他的懷抱,上山的時候最好是租一匹馬,即是不羈的旅程。風兒微微的盪漾,似情歌似相思,就像你夢裡久違了的在那一刻氾濫成災,山澗飛濺著的泉水打在肌膚上,有絲絲的冷意,那麼的通透直至心底。徘徊在天與地邊緣,忘卻煩憂,給心靈飛揚的藉口!

  我顫顫巍巍的抬起眼角,目視著看得不是很懂的文字,就有的幾個,不是很多,可是她身上爬滿了神祕,猜不透她身上隱藏著什麼祕密?或是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她的情節或許會像《一米陽光》裡描繪的那樣不期而遇有那麼順其自然,短短的《木府風雲》是否可以將這個小城的過往演繹得完整呢?

  有人這樣做過比喻“麗江對於旅行者來說,就像《羅馬假日》裡的赫本至於男人一樣,是一個無可規避的夢。”是那麼的靜謐,嬌豔中不失溫雅,薄暮中略帶著深邃,許幾個時日,在這裡住個不長不短的日子,緊閉雙眸,用心去聽夢的風鈴吹碎一地,就像那跌落在地板上的水晶杯子,折射出的光線溫柔的照耀著關於麗江的夢!

  似夢非夢般的,一點點,一圈圈地盪漾開來,蔓延著清輝的圓月!

  篇二:麗江的柳

  從大水車往下,一路伸展,到四方街頭,那些一字排開的柳,是麗江城裡最動人的面容。

  可能年歲尚輕,她們的嬌嫩一氣呵成,那種柔弱的姿態與鵝黃的質地完全徹底,讓她們無論睡著還是醒著,都擁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牽引著人們忘記晝夜晨昏。一條小溪在她們身旁淺淺流過,也沒有梳妝打扮,只用了自然和清純,就秀氣得令人神清氣爽。

  四月當頭,麗江城裡處處湧動春的氣息。黃褐色的木樓,莊嚴靜穆,在一種古色古香的氛圍裡迎來送往;發亮的石板路面,春雨剛剛來過,帶走了輕塵,也帶走了空氣中欲蓋彌彰的庸碌,把一份滋潤穩妥地鑲嵌在這裡。水裡,游魚們成群結隊,不知是為了集體出遊還是分享財產,它們都把自己打扮成了婚禮中的新人,很有興致地穿梭在人群中幸福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

  藍天和白雲都非常純粹,它們讓空氣瀰漫著一種舒適的祥和,這種祥和又和山谷中嫋娜升起的炊煙一起,用漫不經心的塗抹,渲染這座古鎮的風物,讓陽光迷茫,讓歲月不知所蹤。於是,在麗江的街道上,柳樹旁,我們時常能拾撿到一米陽光,一懷芬芳,一簾春夢,一地感傷。

  每天,每月,每年,麗江遊人如織。他們個挨個,肩並肩地在大街小巷遊走,不為朝聖,不為尋找理想,只是簡單地從一種迷茫陷入另一種迷茫,只為讓自己從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到另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春去秋來,歲月沒有改變,腳下的路沒有改變,而行走在歲月中的面容已輪換了不同的時空,一些人從發如青絲走進兩鬢風霜,一些人從年輕氣盛走進垂垂老矣……

  沒有樹和麗江城裡的柳站在一起,那一排排熱鬧著的商鋪見證著柳樹的孤獨。那些作為裝飾堆放在地上的花,因為心不甘情不願,所以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的花季。它們沒精打彩地萎靡在遊人的視線裡,絲毫不在意來自人世間的飛短流長,似乎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活成自己的尊嚴。

  風很清涼,分明帶著過往的流年時光。美麗的玉龍雪山挺立在前方,與這裡每一個人、每一家院落、每一垛牆,每一座橋隔空相望,不遠的距離,卻無法攀越。

  一些時候,我追隨遊人的腳步,在麗江橋頭匆匆滑過;而更多的時候,我卻是在孤獨的柳樹旁,一站千年。

  篇三:夢裡麗江

  作者:候鳥的翅膀

  或許,是我太累了,太想給自己放一次假。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四月,我緣何每日裡昏昏沉沉的,沒有一絲上進之心。總想給自己編織一個遠行的理由,放棄世間一切的瑣事。如此而已,對自己說,去哪裡,去多久都可以,如果沒有可以用心靈話語的知己同伴,一個人也行。

  我知道,那終究是一個夢想,甚至是一個奢侈的夢想。便是我到了遲暮之年,也很難實現。於是,一日日在別人的文字裡去尋找。這個世界,可真有那麼令人想往的地方麼?曾有好友戲稱於我,稱我寧可一日無食,決不可一日無字。

  我喜歡煙火味十足的文字,甚至可以比喻成小朋友愛吃的那種辣麵筋有滋味,有嚼勁。我更喜歡文字中出現的那些平和,淡雅的景緻。當然,從別人的筆下讀來,總有一種缺憾。比喻關於西藏的拉薩。蒙古的草原之類的文字我都讀過。而如今只能裝在夢裡,卻放不進行囊。我甚至想,如果可能;茫茫戈壁沙灘也是絕好的去處。

  更多的人,愛把目光投向江南。以為,在江南的煙雨朦朧裡總可以發生一點點浪漫的故事。當然,目光還可以往南去一點點,靠近祖國雲南邊陲的某一個小鎮。那樣的地方,既要有桃紅李白,楊柳依依。花香在柳絲千垂的徐徐拂動中,可以沉澱出歲月曾經的顏色。還要可以從鏤空木雕的門窗裡看到水流花開、風煙俱淨的美好。卻不能,不能沒有人間煙火的氣息。

  跌入眼簾的風景,不是江南,卻遠勝江南了。田間有耕種的老農,也有忙著在山上採茶的姑娘。半山腰雲霧纏繞;山腳下,鮮花燦然。那樣的地方,或許只能是麗江,他處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我沒有去過麗江,卻聽人說過。他們說,如此美麗多情的地方,最好要跟心愛的人同去。我想,這裡心愛的人未必就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但我能肯定的是,那一定是心靈的另一半。

  中國人的旅遊模式向來千篇一律,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沒有旅遊的心情,即便行走於人間仙境又與觀賞一幅山水畫有何差異。有多少時候,中國人的旅遊不是在白白的浪費金錢與光陰。

  有些人的文字真的很美,看在眼裡心裡便會蠢蠢欲動。即便是一個人也好,彷彿那一刻遠離了塵世的喧囂。

  麗江的美不同於別處,絕沒有江南的驚豔媚俗,更沒有大漠的蕭瑟寒氣。這裡的山和水都是靜靜的,像相親相愛的戀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來就不曾分開過。麗江的古城很小,一條條長長的石板鋪就的街道。一頭彷彿連著遠古的號角,一頭又彷彿連著現代人匆匆忙忙的蛩音。

  一個人,安然的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在麗江古城的小巷裡,恍如穿越了彼岸的流年,看人間。麗江的蠱,同她的美麗一起種到了我的身上。讓我無法抗拒,無法不心儀。

  一棵開著紫色花朵的樹,在一所老舊的木屋子前,靜靜的映入了一個人的眼。本是老舊的屋,因著這棵開花的樹,洇染了些許的琦麗,連屋前的流水也隨著輕搖而落的花而溢滿溫情。

  落花流水的韻致竟是這麼的美,花開花落,自隨風過,原來可以,如此的安然,如此的唯美而靜謐。只要,只要曾經絢爛過便已足夠,縱是凋零,也不足惜。想當初黛玉葬花又是何等的悲慼,若生在麗江,林妹妹還會低聲吟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嗎?

  很快地,夜,降臨了。有細雨,不知不覺,就飄落了來。在南方,雨是最常見的。即使前一刻裡還陽光燦爛,保不準下一刻就細雨霏霏。那雨灑落在小巷,溼透了瀝青的石板,有些不見陽光的地方,早已長滿綠油油的青苔。

  都說一個喜歡獨自出門旅遊的人,時時都會渴望有一次豔遇,我不曾這麼想過。行走於這些遠離汽車,塵土的地方,心靈剎那間便會純淨起來。人們也有思想,但思想卻無比的單純。即使看見了一位美女,也只當是兒時鄰家的小姑娘。

  一家家門前懸掛著大紅的燈籠;高高的、一串串,在風雨中搖擺,搖落塵囂,輕輕的,讓思緒從一個雨幕穿過另一個雨幕,穿透著歲月,從遠古的過往,一步步走來,再一步步走遠……

  一川煙雨,滿城柳絮。可有紙傘?可有丁香?可有低眉的女子在雨中徘徊,著一襲素淨的藍花衣裙?不覺輕笑,這裡不是江南,這裡是玉龍雪山下,這裡應該有著太陽一般微漾著金色光茫的笑臉,縱是戴在頭上的銀飾,也能閃動著爍爍的光華。虔誠的神色寫在每一位遊客的臉上,稍有差便好似一種褻瀆,對神靈的褻瀆。於是,我又想。如果,帶著一種蟬意的心情去旅遊,會不會又是一番韻味呢?佛教也是一種信仰,可以淨化一個人的心靈。像拉薩,像布達拉宮,都是眾生嚮往的地方……

  雖然這裡,正下著,細細的、如霧一般的雨。雨,溼了整個世界。水墨一般的古城,在夜的細雨中,愈顯綺麗而滄桑,別有風情。

  美好的時光走得總是很快,初臨淺嘗便要離去,更是令人依依不捨。麗江的夜已深,雨飛風細,溼潤的空氣總是如此的迎合潮溼的思緒。這是我喜歡的世界,水花輕澗著,有氤氳的雨味。輕煙瀰漫的古城,處處可見行人走走停停的腳步。

  這樣的時候,不禁又想起了年少時的那個小小的家,那個可以避雨的溫暖的家;這樣的時候,不免又會想起,如果有個同行的人,可以合著自己的腳步走走停停的,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恐怕都不多吧?有多少個這樣的時候,我們只是沿著別人的足跡一步步向前,卻不懂得適時的回頭看看。

  許多地方都很美,我們都不曾去理會。若我生在麗江,但然不會如此為之神往了。或者,我早把目光投向了茫茫草原,壩上風光。這大概便是他們所說的,風景總在遠方吧!

  對於許多人,這些理想實在不堪一提。一揮手,一抬足,背上行李就行。其實,“旅遊”兩個字早已被金錢腐蝕了。於是,有些時候。心裡便會隱隱約約生出小小的恨來,我恨那些去過名山大川的人。山,在某些人眼裡,僅僅便是一座山而已。除了那些石頭,大樹,野花,小草,心裡永遠是空落落的,什麼也沒有留下。

  多想,那些山川如同我們的生命,彼此都不曾缺席過。多想,不只是在文字裡一次次走近那些令人心馳神往的好地方。比如,麗江;比如,江南;比如,拉薩;比如,撒哈拉……

  如果,有生之年。若能親身遊歷這些地方,我想,此生也無甚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