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越紡織文化擁有非物質的無價之寶

國越紡織文化擁有非物質的無價之寶

杭州國越紡織有限公司位於絲綿製作歷史悠久的杭州餘杭,出產"清水絲綿"佳品。2008年6月,"清水絲綿蠶絲被製作技藝"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2日,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餘杭絲綿製作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到了唐代,浙江絲綿被列為貢賦;從宋代起,浙江上調的絲綿佔全國上調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以餘杭所出為佳。清時,餘杭絲綿更是享譽海外。民國期間,在杭州召開的首屆西湖博覽會上,餘杭清水絲綿榮獲特等獎。

   制絲綿除了他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水質。餘杭出產的絲綿被稱為"清水絲綿",可見水質與絲綿的質量有著密切關係。

   清水絲綿製作技藝在餘杭民間世代相傳,上世紀80年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製作絲綿。

   製作清水絲綿主要有七大工序:一是選繭;二是煮繭;三是清水漂洗;四是剝繭做"小兜";五是扯綿撐"大綿兜";六是甩綿兜;七是晒乾後成絲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