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穿衣變化看社會變遷

從穿衣變化看社會變遷
——記憶中的陳年舊事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禮儀之邦,而服裝作為一種禮儀標誌,也是一種語言、一種記憶和一種文化。它的變遷是以非文字的方式記載著社會與生活的變遷,併成為時代發展的一個永恆的烙印和縮影。

   在物資匱乏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對普通人來說一直都是一種奢望。舉國陷入了買布憑證的年代,要積攢夠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時候,計劃生育還未普及———一個家庭少則兩三個孩子,多則達到六七個孩子。因此,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親們都會在心裡提前算計一番,並對子女進行一次排隊。家家戶戶幾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後年老三穿……在父母的心裡,孩子大了,心眼也開了,知道“臭美”了,所以就要穿得儘量體面些。而小屁孩就不一樣了,懵懵懂懂,只要能吃飽穿暖,就會忘乎所以,衣裳新與舊就顯得微不足道,根本顧不上樣式過時不過時,大小合身不合身。於是,在一個家裡,作為老大的孩子總是責任最多,但也往往穿新衣裳機會最多的。然而,穿著打補丁的衣裳卻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一種現象,以至於打補丁在農村一些婦女中也成了一門很吃香的手藝。小孩子由於天生好動、貪玩,以及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外,其他三季衣服基本上都是通用的緣故,衣服的膝蓋和屁股往往是“補丁”最多的地方,大人們則在小孩“補丁”位置的基礎上增加了肩膀,這是因為經常用扁擔挑東西的緣故。當時,大家在穿衣上可謂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會笑話誰,也很少有人因為穿補丁衣服而覺得低人一等或在人前抬不起頭。時值今日,我年過七旬的母親還經常感嘆:“當時的衣服不知為啥那麼不經穿,爛得那麼快?”當時的衣裳,布料以粗布為主,顏色以藍、灰、黑、白為主色調,樣式更是單一。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最神氣的一身衣服是帶著紅領章、五星領徽的自制綠軍裝,紮上棕紅色武裝帶,胸前佩戴毛澤東像章,腳蹬一雙草綠色解放鞋。成年人則把穿一件得體的四個兜的“中山裝”上衣當成炫耀的資本和時尚。不過,當時我最怕過“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和“十一”國慶節,因為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每年在這些節日到來前,都面臨著學校組織開展的一些類似於大合唱等形式的集體文藝表演節目,而且要統一著裝———白襯衣、藍褲子,逼得我經常要想方設法向其他同學借白襯衣、藍褲子當“演出服”。記憶中有好幾次,我都因一時借不到衣服而不得不“等雞下蛋”———等著其他年級和班級的同學節目表演結束後,才匆匆忙忙穿著他們換下來的衣服倉促上場,很是狼狽和無奈。

   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們才漸漸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穿戴習慣,年輕人慢慢開始嘗試著穿一些諸如“喇叭褲”、“尖領襯衫”、“牛仔褲”等所謂的“奇裝異服”。標新立異、追求個性的思潮迅速席捲了封閉已久的中國人,從此中國逐漸融入了世界服裝潮流之中,人們的穿衣打扮漸漸跟著影視明星和流行時尚走,變得眼花繚亂和多姿多彩起來,並在不斷縮小著與世界的差別和距離。當初人們的“一衣多季”,甚至是一件衣服既當冬裝又當春秋裝的困頓,與當下人們的“一季多衣”,甚至是兩三天就換一件,夏天幾乎是一天換一件的優越,以及當初人們的“一統天下”全民款式與當下人們的“千姿百態”追求個性的穿衣風格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當今人們對衣服質地、顏色、樣式、品牌及整體搭配的挑剔和考究,也是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的,甚至在過去可能就成為“天方夜譚”、“痴人說夢”了。當初被冠於奇裝異服之稱的“喇叭褲”、“牛仔褲”早已普及了。如今,西方和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大踏步湧如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中國的旗袍、唐裝等傳統服裝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可以說,人們穿衣的巨大變化,見證了我們生活的改善和社會文明發展的步伐。
(作者單位:陝西商洛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