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意思
注音 ㄓㄧ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ㄧㄥ
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釋義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
簡體字 纸上谈兵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英語翻譯 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
日語翻譯 机上(きじょう)の空論(くうろん),ペーパー·プラン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ㄓ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ㄧㄥ
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解釋 在文字上談論用兵的策略。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後用「紙上談兵」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紙上空談」
【語義說明】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言談空泛」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這些想法都只是紙上談兵,真正實施必有困難。
<02>要成功就得付諸實行,單靠紙上談兵是不行的。
<03>建議者如欠缺實際經驗,所提見解難免紙上談兵。
<04>今天我們就先來紙上談兵,利用地圖來摹擬戰況。
<05>事情在籌備階段難免紙上談兵,但接下來得要實幹了。
<06>你如果要改變紙上談兵的習氣,得到實務中去多磨練。
<07>這套方案需要大量財力支援,否則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08>眼前環境不允許我們有所動作,所以再好的建議也只是紙上談兵。
成語典故 《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七年,秦1>與趙2>兵相距長平3>,時趙奢4>已死,而藺相如5>病篤6>,趙使廉頗7>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8>。秦數9>挑戰,廉頗不肯。趙王10>信秦之閒11>。秦之閒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12>為將13>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14>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15>。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16>,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17>也,而括易言18>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注解〕(1)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2)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3)長平:地約當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4)趙奢: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以為將,大破秦軍,號馬服君。(5)藺相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乃完璧歸趙。後來在秦、趙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6)病篤:病勢沉重。(7)廉頗:戰國時趙國人,生卒不詳。為趙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長平之戰,堅壁自守,秦懼不敢加兵,後趙王受秦反間計,以趙括代之,趙遂大敗。(8)固壁不戰:堅守壁壘,不出兵交戰。(9)數:音ㄕㄨㄛˋ,屢次。(10)趙王:此指趙國國君趙孝成王。 (11)閒:通「間」,謠言。(12)趙括: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國大將軍趙奢之子。(13)將:音ㄐ一ㄤˋ,大將軍。(14)膠柱而鼓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見「膠柱鼓瑟」。(15)當:匹敵、相抗衡。(16)難:音ㄋㄢˋ,辯駁。(17)死地:生死搏鬥的境地。(18)易言:說得很輕鬆、容易。
典故說明 據《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說起用兵的方法有條有理,自覺天下人都無法超越他。有一次,與父親談論起作戰之道時,連父親也都駁不倒他。可是趙奢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值得稱頌嘉許的事,並且告訴妻子說:「作戰是一件攸關生命安危的事,而趙括卻看得太容易了,將來趙王沒有用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起用他,那麼讓趙國大敗的一定就是趙括。」後來,秦國出兵攻打趙國,當時趙奢已經去世,相國藺相如又病重無法輔政,只剩大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深謀遠慮,他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拚,於是下令堅守營壘,不理秦軍百般挑戰,使秦兵久戰無功。於是秦王便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統領大軍。」結果趙孝成王竟中計想改派趙括替代廉頗,但趙括的母親卻上書表示反對,藺相如也表示同樣意見,說到:「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卻不懂得靈活運用,非大將之才。」但趙王不聽建言,還是派了趙括領兵抗秦。趙括接掌兵權後,馬上改變廉頗的戰略,軍官也大批更換。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用計截斷趙軍的運糧後路,圍困趙軍。過了四十幾天,趙軍糧草吃盡,趙括率領精銳部隊企圖突圍,結果遭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四十萬軍士也都被秦軍俘虜,並且被活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紙上談兵」,用來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
近義成語光說不練 空言無補
反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