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好歹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
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分不清好和壞。
例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文明小史》
英undiscriminating;
相似詞
相反詞
不識好歹「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
⒈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輕重。也作「不知好歹」。
引《西遊記·第九二回》:「我師不識好歹,上橋就拜。我說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燈光,連油碰我師一風攝去。」
《文明小史·五二回》:「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難道我們還來謊騙你不成?」
引證解釋
⒈ 不知好壞。謂愚蠢,缺乏識別能力。
引《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 九阿姐 ﹞方才告訴我許多話,説你不識好歹,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悅。”
《老殘遊記》第十五回:“你不好好謝我,反來埋怨我,真是不識好歹。”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十五:“給你們讀一點古書總是好意;古書又不是毒藥,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不識好歹呀!”
▸ 不知好歹
▸ 好歹不分
▸ 目不識丁
▸ 目不識字
▸ 目不識書
▸ 好歹
▸ 好心得不到好報
▸ 好心不得好報
▸ 紇字不識
▸ 費力不討好
▸ 對面不識
▸ 反眼不識
▸ 東不識
▸ 出力不討好
▸ 不識馬肝
▸ 不識之無
▸ 不識抬舉
▸ 不識高低
▸ 不識竅
▸ 不識
▸ 不識東家
▸ 不識不知
▸ 不識局面
▸ 不識泰山
▸ 不識時務
▸ 不識起倒
▸ 不識一丁
▸ 不識得有
▸ 不識大體
▸ 不識閒兒
▸ 不識時
▸ 不懷好意
▸ 不識相
▸ 不識面
▸ 不識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