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五味

[拼音]:huangdan

[英文]:jaundice

血中膽紅素增高引起的面板及鞏膜黃染。見於多種疾病,最多見於肝炎。膽石症和胰腺癌也可引起黃疸。

膽紅素的代謝

膽紅素主要是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分解的產物。正常人每日約能產生膽紅素 250mg。膽紅素形成後釋入血液迴圈中,大部分以膽紅素複合物的形式在血中執行。膽紅素經過肝臟,在肝細胞內轉變為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結合的膽紅素在凡登白試驗中呈直接陽性反應,故又稱直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為水溶性,能從腎小球濾過。未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稱為間接膽紅素,不能從腎小球濾過。膽紅素由肝臟分泌到膽汁中,經膽管進入十二指腸,在腸道中經過細菌的作用轉變為尿膽素原,其中大部分由腸道排出體外,每日排出量約為100~250mg。小部分尿膽素原吸收後又從尿中排出,每日排洩量平均0.5~2mg。尿膽素原在空氣中氧化後變成尿膽素(見圖)。

分類

臨床上通常將黃疸分為四類:

溶血性黃疸

由於紅細胞破壞增多而致,血中增加的主要是未結合的膽紅素,總膽紅素量一般不超過83.5┢mol/L(5mg/dl),急性發作時尿呈醬油色(血紅蛋白尿)。尿中尿膽素原增加,而無膽紅素。周圍血液中網織細胞增多。

肝細胞性黃疸

由於肝實質的疾病引起,最常見的是傳染性肝炎。血中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都增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 170┢mol/L (10mg/dl)。尿中可出現膽紅素及尿膽素原。大便內一般仍有膽汁,但嚴重的肝細胞性黃疸也可以出現短暫的陶土色大便。常同時有肝功能試驗異常。

梗阻性黃疸

由於膽管梗阻而致,較常見的疾病是膽石、膽管癌或胰腺癌。血中直接膽紅素增高,常超過170~510┢mol/L (10~30mg/dl)。尿中出現膽紅素,尿膽素原減少。不完全的梗阻性黃疸大便內仍有膽汁;完全的梗阻性黃疸大便內沒有膽汁,出現陶土色大便。

小兒黃疸

新生兒在生後第 1周可出現生理性黃疸。新生兒也可發生溶血性黃疸,一種是由於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另一種是先天性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乏性黃疸。小兒可由於病毒性肝炎引起黃疸,也有若干種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此類病少見,常為慢性波動性或間歇性。新生兒還可由於先天性膽道閉鎖引起梗阻性黃疸。

診斷

主要根據以下幾方面作出診斷:

病史

肝炎患者在發生黃疸以前,常有發熱、無力、食慾不振等表現,出現黃疸以後,尿色加深。膽石患者常同時有發熱及右上腹疼痛。胰膽系統腫瘤引起的黃疸多持續較長時間,逐漸加深,並有腹痛、消瘦、瘙癢、發熱等。要注意病人近期服用的藥物(如冬眠靈、異煙肼等),有些藥物可引起肝細胞性黃疸,有些藥物可引起溶血性黃疸。

體格檢查

一般先在鞏膜、後在面板出現黃疸,在燈光下不容易識別,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檢查。有些老年人鞏膜有脂肪沉著或結合膜充血,影響觀察。進食過多的胡蘿蔔、南瓜、番茄等,可發生假性黃疸,有時肉眼不能決定,需要查血清膽紅素。體格檢查還要注意有無蜘蛛痣、下肢浮腫、肝脾腫大、膽囊腫大、腹部腫塊、腹水等。

化驗室檢查

主要是查血、尿及血生化的測定。

(1)血。主要查血紅蛋白、紅細胞和網狀紅細胞。

(2)尿。尿色加深,查膽紅素、尿膽素原和尿膽素。

(3)血生化測定。膽紅素 (正常值<17.1┢mol/L)和氨基轉移酶在肝炎、膽石、腫瘤等情況下均有可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測定或蛋白電泳分析:慢性肝炎及肝硬變患者的球蛋白或γ-球蛋白的含量增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甲胎蛋白的測定也有助於診斷。

多數肝炎病人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化驗室檢查即可確診。但黃疸較深或持續時間較長者,則需要進一步檢查。

B型超聲檢查

本方法對病人沒有痛苦。主要觀察有無膽管擴張及膽石,亦可觀察胰腺及膽囊腫大。

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成像(CT)

CT能證實梗阻的存在,並能判斷梗阻的水平。關於病因的判斷,首先參考不同部位的好發病種。CT與B型超聲檢查相比,對胰腺腫瘤的判斷和肝內轉移的顯示有其優越之處,但裝置昂貴,不易推廣使用。

肝穿刺及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

肝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對於判斷肝實質的病變(如肝炎、迪賓-約翰遜二氏綜合徵)有重要的幫助。細針吸引細胞學診斷可在B型超聲、CT等技術的引導下經皮穿刺吸引肝、膽、胰等腫瘤組織進行細胞學檢查。對胰腺癌的診斷,陽性率可達90%以上。

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通過纖維十二指腸鏡對壺腹區的肉眼觀察或活檢,以及乳頭開口插管造影顯示胰管、膽管和膽囊,可以區別肝內或肝外梗阻,以及梗阻部位和形態。

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

適用於有明顯膽管擴張的病例,可清楚地顯示肝內整個膽道系統,精確瞭解梗阻的部位、程度、病變範圍等。

腹腔鏡檢查

可以直接觀察肝臟及膽囊,有助於鑑別肝內及肝外梗阻。

腎上腺皮質激素試驗

對黃疸病因診斷確有困難者,特別是肝細胞性黃疸與梗阻性黃疸難以區別時,可用潑尼鬆治療,若1周後黃疸仍無消退傾向,則可能為梗阻性黃疸。

剖腹探查

經過各項檢查不能確診者,觀察4~6周後,黃疸仍無消退傾向,若懷疑為膽石、壺腹癌、胰腺癌等疾病,可考慮剖腹探查。術中應仔細檢查膽道系統、肝臟及胰腺,千萬不可滿足於發現一處病變,因為結石也可合併腫瘤。

參考文章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其病因病機是什麼內科中醫對新生兒黃疸溼熱蘊結型是如何辨證施治的內科中醫對新生兒黃疸寒溼阻滯型是如何辨證施治的內科中醫對新生兒黃疸是如何認識的內科中醫對新生兒黃疸邪毒內陷型是如何辨證施治的內科哪些成藥便方可治療經行黃疸婦科經行黃疸病機如何婦科何謂經行黃疸婦科新生兒黃疸影響小兒智力嗎?孕育兒新生兒黃疸什麼時候消除?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