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腎

藥材名稱:毛大丁草根

名稱出處:《閩東本草》

概況

異名:白頭翁(《滇南本草》),白花白頭翁(《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兔耳風根(《貴陽民間藥草》)。

基源:為菊科扶郎花屬植物毛大丁草的根及根莖。

原植物: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Cass.

餘項參見“毛大丁草”條。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挖,去淨莖葉泥沙,晒乾。藥材產於雲南、貴州等地。

鑑別:本品長7~10cm,根莖圓柱形,長1~3cm,直徑約4mm,上端粗,附有棕色乾枯的葉柄基部和灰白色綿毛;外表面深棕色,粗糙皺縮,周圍著生多數完整或碎斷的鬚根;質硬,折斷面凹凸不平,纖維狀,淡黃色,皮部薄,中柱較大,維管束呈放射狀排列,中央有髓部。鬚根細長,直徑1~1.5mm,淡黃棕色;質脆易斷,斷面皮部白色,木部淡黃色。微具焦氣,味苦。

貯藏:置於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含毛大丁草醛(Piloselloidal)、毛大丁草酮(Piloselloidone)、羥基毛大丁草酮、羥基異毛大丁草酮、環毛大丁草酮和去氧去氫環毛大丁草酮(Desoxodehydrocyclopiloselloidone)。

參考文獻

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