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草

藥材名稱:黑鱗耳蕨

名稱出處:《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概況

異名:大葉山雞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冷蕨萁(四川)。

基源:為鱗毛蕨科耳蕨屬植物黑鱗耳蕨的根狀莖和嫩葉。

原植物:黑鱗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Polystichum setiferum(Forsk.)Woynar var.fargesii(Christ)C.Chr.],又名黑鱗大耳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形態:植株高50~80cm。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生全緣的狹披針形、黑色光亮的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20cm,禾稈色,除有棕色大鱗片外,向上直達葉軸和羽軸的下面密被狹披針形和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片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30~50cm,寬14~18cm,頂端漸尖,基部不縮狹或稍縮狹,兩面被褐色纖維狀小鱗片,二回羽狀;羽片20~30對,互生,披針形,中部的較長,長5~8cm,寬約2cm,頂端短漸尖,基部2~3對常向下反折,一回羽狀;小羽片12~16對,近對生,鐮狀長圓形,通常基部上側一片較大,長達1.5cm,頂端鈍,基部上側截形並有三角形耳狀突起,下側斜楔形,邊緣不分裂,有長刺狀的齒;葉脈羽狀,側脈2~3叉。孢子囊群圓盾形,背生於小脈頂端;在中脈兩側排列,囊群蓋圓盾形,褐色,全緣,易脫落。(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33頁.46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800~1200m的林下溪邊岩石上或灌叢中。分佈於中國西南、華東(山東除外)及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

藥性

主治:下肢癤腫。

用法用量:外用:本品鮮嫩葉,除淨鱗毛,搗爛加白糖適量,調和塗敷患處。1天換1次。

使用注意:忌食酸辣。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福建藥物志》:“治下肢癤腫:黑鱗耳厥(除淨鱗毛),搗爛加紅糖適量,調塗敷患處。忌食酸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