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翅骨
藥材名稱:韭菜子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韭菜(《滇南本草》),草鍾乳(《本草拾遺》),起陽草(侯寧極《藥譜》),扁菜(《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韭的乾燥成熟種子。
原植物: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
歷史:《別錄》始載之。《綱目》雲:“葉叢生本草,長葉青翠,可以根分,可以種……葉高三寸,便剪……一歲不過五剪,故種子者不過一剪,八月開花成叢,收取醃藏供饌,謂之長生韭,而剪而復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採子,其子黑色而扁……北人至冬移根於窖中,培以馬屎,暖則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所說乃是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具傾斜的橫生根莖。鱗莖簇生,近圓柱形;鱗莖外皮暗黃色至黃褐色,破裂或纖維狀,呈網狀。葉條形,扁平,實心,比花葶短,寬1.5~8mm,邊緣平滑。花葶圓柱形,高25~60cm,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3裂,宿存;傘形花序半球形,具多數而稀疏的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基部具小苞片,數枚小花梗的基部又為1枚共同的苞片所包圍;花白色;花被常具綠色或黃綠色的中脈,內輪矩圓狀倒卵形,外輪的常較狹;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2/3~4/5,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0.5~1mm,分離部分狹三角形;子房倒圓錐狀球形,具3圓稜,外壁具細的疣狀突起。花果期7~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4卷.222頁.圖47)
生境與分佈:中國廣泛栽培,亦有野生者,北方的為野化植株。原產亞洲東南部,世界各地已普遍栽培。
生藥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乾燥,搓出種子,除去雜質。藥材中國各地均產,以河北、山西、吉林、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產量較大。
鑑別
性狀:種子扁卵形或類三角狀扁卵形,一面平或微凹,一面稍隆起,頂端鈍,基部微尖,長3~4mm,寬2~3mm;表面黑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基部有突起灰棕色的種臍。縱切面在擴大鏡下可見種皮菲薄、皺縮,胚彎曲,胚乳灰白色。質堅硬。氣特異,味辣,嚼之有韭菜味。以色黑、飽滿者為佳。
顯微 種子橫切面:種皮表皮細胞較平整,細胞壁厚,外壁被有薄角質層,細胞腔含暗褐色物,其下為數列棕黃色薄壁細胞。胚乳細胞形大,壁甚厚,有大形紋孔,胞腔內含有糊粉粒及脂肪油。(圖見《中藥志》.第3冊 第2版.536頁.圖340) 粉末:灰黑色。 ①種皮表皮細胞黑色或棕黑色,長條形,類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7~74~139~(200)μm,表面具網狀紋理。 ②胚乳細胞眾多,多破碎,有較多大的類圓形或長圓形紋孔。(圖見同上)
理化:取樣品粉末1g,加乙醚5ml,冷浸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於矽膠G板上,以大蒜素為對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60.4)並加甲酸3滴為展開劑,展距10cm,碘蒸氣顯色。(圖見同上536頁,圖341)
加工炮製:①韭菜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留的花梗,篩去灰屑。 ②鹽韭菜子 取淨韭菜子用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 每100kg韭菜子,用食鹽2kg。
貯藏:置乾燥處。鹽韭菜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性味:辛、甘,溫。 ①《滇南本草》:“溫,辛、鹹。” ②《綱目》:“辛、甘,溫,無毒。”
歸經:肝、腎經。 ①《綱目》:“足厥陰經。” ②《本草經疏》:“足厥陰、少陰經。”
功效:溫腎壯陽,固精。
主治:陽痿遺精,腰膝痠軟,遺尿,尿頻,白帶過多。 ①《別錄》:“主夢洩精,溺白。” ②《日華子本草》:“暖腰膝。” ③《滇南本草》:“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治陽痿。” ④《綱目》:“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女人白淫白帶。” ⑤《本草匯言》:“通淋濁,利小水。” ⑥《本草正》:“婦人陰寒,少腹疼痛。” ⑦姚可成《食物本草》:“研末,治白痢白糖拌,赤痢黑糖拌,陳米飲下。” ⑧《本草再新》:“治筋骨疼痛,赤白帶下。” ⑨《嶺南採藥錄》:“患爛鼻淵,燒煙燻之。內服能散跌打損傷積瘀。” ⑩《現代實用中藥》:“治疝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固真丹(《魏氏家藏方》)治腎與膀胱虛冷,真氣不固,小便滑數:韭子120g,舶上茴香(炒)、補骨脂(炒)、益智子、鹿角霜各60g。白龍骨90g(煅,別研細如粉)。上藥為細末,以青鹽、鹿角膠各30g,同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下。 ②韭子散(《備急千金方》)治小便失精及夢洩精:韭子、麥門冬各60g,菟絲子、車前子各15g,川芎45g,白龍骨45g。上6味,治下篩。每次2g,用酒送服,1日3次。不知稍增,甚則夜一服。 ③澀精金鎖丹(《中藏經》)治遺精:韭子200g(酒浸3宿,濾出焙乾)。上藥杵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次2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 ④家韭子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腎陽不足,精關不固,遺尿,遺精,小便白濁:家韭子180g(炒),鹿茸120g(酥炙),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黃、當歸各60g,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各45g,杜仲(去皮,銼,制炒絲斷)、石斛(去苗)、桂心、乾薑(炮)各30g。上藥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10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溫酒下。 ⑤《海上集驗方》:“治腰腳無力:韭子30g,(揀淨,蒸兩炊久,暴幹,簸去黑皮,炒黃,搗粉),安息香60g(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搗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30丸,以飯3~5匙壓之。” ⑥《經驗方》:“治玉莖強硬不痿,精流不住,時時如針刺,捏之則痛,其病名強中,乃腎滯漏疾也:韭子、破故紙各30g。為末。每服9g,水300ml,煎服,日三。” ⑦《安徽中草藥》:“治神經衰弱:韭菜子、丹蔘各9g,茯神、何首烏各12g,五味子6g。煎服。” ⑧《安徽中草藥》:“治遺尿:韭菜子、益智仁、覆盆子、菟絲各9g,仙茅、烏藥各6g。煎服。” ⑨蘇精湯(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9;(9))治男性不育症:韭子、仙靈脾、車前子、熟首烏、桑寄生、黃精、阿膠、錫板、鹿膠各15g,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女貞子各18g,山羊睪丸1具。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療程。若兼瘀阻者加酒大黃、熟附片各10g,天龍2條;兼溼熱下注者加赤小豆30g,當歸10g。
單方應用:①《千金方》:“治女子帶下及男子腎虛冷,夢遺,韭子210g。醋煮千沸,焙,研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30丸,空心溫酒下。” ②《救急易方》:“煙燻治蟲牙:瓦片煅紅,安韭子數粒,清油數點,待煙起,以筒吸,引至痛處,良久。以溫水漱吐。”
食療:①《千金方》:“治虛勞尿精:韭子60g,稻米90g。上2味,以水700ml煮如粥。取汁240ml,為3服。” ②四子鮮蝦湯(貴陽中醫學學院學報 1989;(1))治陽痿.韭菜子30g,枸杞子、蛇床子各15g,菟絲子10g。水煎服,每日1劑。另大鮮蝦40g,剪去頭尾,略搗爛,和醋適量成30g蝦醬,1次服完。
醫藥家論述
①李時珍《綱目》:“韭乃肝之菜,腎主閉藏,肝主疏洩。《素問》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瘻,乃為白淫,男隨溲而下,女子綿綿而下。韭子之治遺精漏洩,小便頻數,女人帶下者,能入厥陰,補下焦肝及命門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故同治雲。” ②張璐《本經逢原》:“韭子,惟腎氣過勞,不能收攝者為宜,基陰虛火旺及亢陽不交、獨陰失合誤用,是抱薪救焚矣。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溫散結,子則澀精,而壯火熾盛,則為戈戟。今人以韭子薰齲齒出蟲,然能傷骨壞齒,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