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萌葉

藥材名稱:茨菇草

名稱出處:《紅河中草藥》

概況

異名:靈芝草、催生草(《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禾本科大油芒屬植物箭葉大油芒的全草。

原植物:箭葉大油芒Spodiopogon sagitfifolius Rendle

形態:多年生。稈成疏叢,直立,高70~110cm,基部徑約2mm。葉鞘平滑無毛;葉舌膜質,長2~4mm;葉片線狀披針形,長8~35cm,寬9~16mm,分櫱葉基部2裂呈箭鏃形。圓錐花序的分枝近輪生,枝腋間疏生軟毛,下部長裸露且光滑無毛,通常僅於近頂端處具有一節而含2小穗,稀或具2~3節,節處膨大具髯毛;小穗長5~6.5mm,灰綠色,基部具髯毛;穎草質,邊緣及頂端近於膜質,被長柔毛,兩穎幾等長,具8~13脈,主脈在較鈍的先端突出成小尖頭;外稃透明膜質,長4~5mm,邊緣具纖毛,先端淺裂,具1脈由裂口伸出成小尖頭或成細短芒;內稃與外稃等長;第二小花兩性;外稃透明膜質,深裂達中部以下,裂齒間伸出一較粗而膝曲的芒;芒長12~18mm,下部扭轉呈芒柱;花葯黃色,長約3mm。花果期夏秋季。(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1102頁.圖712)

生境與分佈:生長於海拔高1500~1800m的山坡和林下。分佈於雲貴高原。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全草,洗淨,晒乾或鮮用。

藥性

性味:《紅河中草藥》:“淡,平。”

功效:《紅河中草藥》:“止血,催產。”

主治:月經過多,難產,胸悶氣脹,陽痿。

用法用量:內服:鮮品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紅河中草藥》:“治月經過多:鮮茨菇草15~30g,葉下花根15g。水煎服。” ②《紅河中草藥》:“治難產(在胎位、產道正常情況下):茨菇草15g,卷柏15g。水煎服。”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難產,月經過多,胸悶氣脹,陽痿:茨菇草15~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