鱣魚
藥材名稱:派克木
名稱出處:《新華本草綱要》
概況
異名:白球花(《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基源:為豆科球花豆屬植物球花豆的根皮。球花豆屬全世界約有40種;中國連引種2種,其中1種藥用。
原植物:球花豆 Parkia biglobosa Benth
形態:喬木,高15~30m。二回羽狀複葉,長約30cm,具20~30對羽片;葉軸無毛或被短柔毛;總葉柄上具1枚長圓形腺體;小葉50~60對;線形,長0.5~1cm,寬0.1~0.2cm,近彎鐮狀,先端急尖,基部截平。頭狀花序花小而極多;總花梗長約25~40cm;花序上部為兩性花,下部為雄花和無性花;花萼管狀,長約0.6cm,外面密被黃絨毛,萼齒5,三角形;花冠黃色,花瓣連合成管狀,先端5裂;雄蕊10,花絲基部與花冠貼生;子房具柄。莢果窄條形,長30~50cm,寬約4cm,無毛。種子15~21,卵形,種皮黑色。果期2~4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329頁.圖2387)
生境與分佈:生於平原灌叢或潮溼疏林中。中國臺灣、雲南南部栽培。
化學性質
含樹膠[1],另含遊離脂肪酸: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2]。
參考文獻
[1] CA 1985;102:109830w。
[2] J Plant Foods 1985;6(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