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殼
藥材名稱:南沙蔘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泡沙蔘、泡參(《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桔梗科沙蔘屬植物多種沙蔘的根。沙蔘屬全世界約有45種;中國有36種,其中有20種供藥用。
原植物:南沙蔘(《中國藥典1990年版》)載有2種:輪葉沙蔘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mb,)Fisch.。杏葉沙蔘Adenophora stricta Miq.(A axilliflora Borb.)。在區域性地區普遍作為沙蔘入藥。另有6種及3亞種在個別地區也作沙蔘藥用:長白沙蔘A.pereskiaefolia(Fisch.ex Roem.et Schult.)G.Don。絲裂沙蔘A.capillaris Hemsl.。雲南沙蔘A.khasiana(HK.f.et Thoms.)Coll et Hemsl.泡沙蔘A.Potaninll Korsh.石沙蔘A.Polyantha Nak.。新疆沙蔘A.lilllfolia(L.)Bess.。3亞種有:無柄沙蔘A.stricta subsp.sessilifolia Hong。昆明沙蔘A.stricta subsp.confusa(Nannf.)Hong(A.confusa Nannf.)。華東杏葉沙蔘A. hunanensis subsp. huadungensis Hong.
歷史:南沙蔘原名“沙蔘”,始載於《本經》。《綱目》載:“沙蔘處處山原有之,二月生苗,葉如初生小葵葉,而扁圓不光,八九月抽莖,高一二尺,莖上之葉,則尖長如枸杞葉,而有小細齒。秋月葉間開小紫花,長二,三分,狀如鈴鐸,五出,白蕊,亦有白花者,並結實,大如冬青實,中有細子,霜後苗枯。其根生沙地者長尺餘,大一虎口,黃土地者則短而小。根莖皆有白汁。八,九月採者,白而實,春月採者,微黃而虛。……”根據《綱目》、《救荒本草》及《植物名實圖考》上的附圖及文字描述,所指沙蔘即多數地區習用的沙蔘。杏葉沙蔘首出於《救荒本草》。輪葉沙蔘未見記載,但本品分佈較廣,作為南沙蔘藥用的地區亦較多。
形態:輪葉沙蔘為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圓柱形,黃褐色。莖高大,可達1.5m,不分枝,無毛或少有毛。莖生葉4~6片,輪生,無柄或有不明顯葉柄;葉片卵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14cm,兩面疏生短柔毛,邊緣有鋸齒,花序狹窄圓錐狀,聚傘花序,長大,小聚傘大多整合數輪;花萼無毛,筒部倒圓錐狀,裂片5,鑽形,長1~2.5mm,全緣;花冠壇狀鐘形,藍色或藍紫色,長7~11mm,口部稍縊縮,裂片三角形,長約2mm,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長約20mm,柱頭2裂。蒴果球形,圓錐形或卵狀圓錐形,長5~7mm。種子黃棕色,長圓狀圓錐形,稍扁,有條稜,並由稜擴充套件成一條白帶。長約1mm。花期7~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388頁.圖6189)
生境與分佈:生於草地和灌叢中。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及華南、西南。
杏葉沙蔘的主要特徵為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近圓錐形。長達20cm。莖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柔毛。莖生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狹卵形、菱狀狹卵形或矩圓狀狹卵形,長3~9cm,寬1~4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聚傘花序假總狀或成極窄的圓錐花序,極少有長分枝而為圓錐花序;花梗常極短,長不及5mm;花萼有短毛,裂片5,條狀狹披針形,長6~8mm,寬1~1.8mm;花冠藍紫色,鍾狀,長1.5~1.8cm,5淺裂,雄蕊5,花絲基部變寬,邊緣有密柔毛;子房下位,花盤寬圓筒狀,花柱與花冠近等長。蒴果橢圓狀球形,長6~10mm。種子棕黃色,稍扁,有一條稜。花期8~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390頁.圖6194)生於山坡草叢中,也有生於海拔600~700m的草地。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
生藥
栽培:宜溫暖涼爽的氣候,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忌連作。用種子直播繁殖,春播於3月下旬~4月上旬,冬播在11月上旬。冬播出苗整齊,能抗旱,幼苗生長旺盛。一般採用條播,按行距25~30cm開溝,深約6cm,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後澆水保溼,每畝用種量1kg左右。苗高5~7cm,按株距10~14cm定苗。幼苗生長緩慢,要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根。苗期應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壯。以後每年植株枯萎後和出苗前,用堆肥或人畜糞水各追肥1次。當株高50cm時,可摘頂,促進根部生長。病害根腐病可噴射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蟲害蚜蟲,用樂果40%乳油2000倍液噴射。
化學性質
含蒲公英萜酮(Taraxerone)、β-谷甾醇、胡蘿蔔甙。
附 葉中含揮發油,主要有γ-松油烯、桉油精、莰烯、樟腦等[1]。還含沙蔘甙Ⅰ、Ⅱ、Ⅲ(Shashenosides Ⅰ、Ⅱ、Ⅲ)、紫丁香甙(Syringinoside)、亞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甲酯[2],β-谷甾醇十五烷酸酯、β-谷甾醇棕櫚酸酯、Ikshusterol、羽扇豆烯酮、24-Methylene cycloatranol及無柄沙蔘酸3-O-異戊酸酯(Sessilifolic acid 3-Oisovalerate)[3].二十八烷酸[4]。
參考文獻
[1] 中藥材 1991;14(2):34。
[2] Chem Pharm Bull 1991;39(9):2440。
[3] 生藥學雜誌(日) 1990;44(2):98。
[4] 中國中藥雜誌 1990;1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