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根

藥材名稱:龍葵

名稱出處:《藥性論》

概況

異名:苦菜(《唐本草》),天茄子、苦葵、老鴉眼睛草(《圖經本草》),水茄、天泡草(《綱目》),天泡果(《植物名實圖考》),山海椒(《貴州草藥》)。

基源:為茄科茄屬植物龍葵的全草。

原植物:龍葵Solanum nigrum L.及其變種少花龍葵Solanum nigrum L.var.pauciflorum Liou.

歷史本品始載於《藥性論》。《唐本草》載:“即關河間謂之苦菜者,葉圓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圖經本草》稱龍葵為苦葵、天茄子,雲:“葉圓似排風而無毛,花白,實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也似排風子。”《綱目》草部

草類稱龍葵為水茄,天泡草、老鴉酸漿草,謂:“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筋,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後開小白花,五出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據以上所述及《綱目》附圖,與本種相符。《中國藥典1977年版》收載。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多分枝,具稜線,沿稜線疏生細毛。葉互生,葉片卵形或近菱形,長2.5~10cm,寬2~6cm,全緣或波狀粗齒,葉端漸尖或鈍尖,葉基寬楔形;葉柄長1~2cm。短蠍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有花4~10朵;總花梗長約2cm,花梗下垂;花萼杯形,外被細毛;花冠白色,輻狀,裂片卵狀三角形;雄蕊5枚,著生於冠筒口部;子房卵形,花柱中部以下具白色絨毛。漿果球形,垂生,徑約8mm,熟時黑色,有宿萼;種子壓扁狀卵形。花期6~10月,果期7~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719頁.圖5392)

生境與分佈:生於村緣、田邊、路旁、山坡林緣、草地上。廣佈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各地均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於溫暖溼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用種子繁殖,於4月播種。按行株距各33cm開穴,深3cm,將種子拌入草木灰或細土後播下,每畝用種量300~350g。出苗後結合除草、鬆土,分次間苗或補苗,每穴有苗2~3株。定苗後追施人畜糞水1次。

採集:夏、秋季採收全草,連根拔起,洗淨,晒乾。藥材產於中國各地。

鑑別

性狀:莖圓柱形,有分枝,長20~60cm,直徑0.2~1cm,表面綠色或黃綠色,縱皺呈溝糟狀;質硬而脆,斷面黃白色,中空。葉互生,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卵形長2.5~10cm,寬1.5~5.5cm;暗綠色,全緣或有不規則的波狀粗齒,兩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cm。聚傘花序側生,花4~10朵,多脫落,花萼杯狀,棕褐色,花冠輻射狀,棕黃色。漿果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或紫黑色,皺縮。種子多數,棕色。氣微,味淡。以乾燥、色綠、肥嫩者為佳。

顯微 莖(直徑4mm)的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皮層厚,有含砂晶的細胞;維管束雙韌型,韌皮部薄;髓部寬大,有含砂晶的細胞散在。葉片表面觀:上表皮非腺毛較少見,由3~4個細胞組成,長160~261μm,直徑32~36μm;腺毛極少見,由2個細胞組成,腺頭類球形,直徑28~29μm;氣孔多見,為不定式,副衛細胞3~6個。葉的下表皮非腺毛多沿葉脈分佈,由3~4個細胞組成,長42~216μm,直徑30~35μm;腺毛極少見,由2個細胞組成,腺頭類球形,直徑40~45μm;氣孔少見。(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圖265~267)

理化:①取樣品粉末2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半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1.2作供試液,點於矽膠H(Merck Type 60)-1%CMC板上,以氯仿-丙酮(32)為展開劑,以薯蕷皁甙元為對照。展距10cm,噴以50%硫酸溶液,與薯蕷皁甙元相對應的斑點顯橙紅色或紫紅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467-1)。 ②取樣品粉末適量,用5%乙酸甲醇溶液浸泡提取,提取液減壓濃縮,加10%乙酸溶液,用苯乙醚(1.1)提取脫脂,在脫脂的熱提取液中加氫氧化銨調至pH10,室溫放置過夜,離心沉澱用熱甲醇提取,將提取液中的甲醇蒸發至幹,即為總甙;取總甙少許,用1mol/L鹽酸冋流水解3小時,冷後,濾出沉澱即為甙元。分別取甙及甙元少許,用甲醇溶解,點於矽膠G-0.5%CMC板上,甾體生物鹼以苯-甲醇(41)為展開劑,展開後,用10%H2SO4噴霧,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467-2A);甾體生物鹼甙以醋酸乙酯-冰醋酸-水(2∶2∶1)為展開劑,展開後,用5%磷鉬酸乙醇液噴霧,於110℃烘5~6分鐘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467-2B)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揀去雜質,剔去老梗及搶水洗淨,潤後切段,乾燥。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α、β-黑茄鹼(Solanigrine),澳洲茄次鹼-D-半乳糖-D葡萄糖-L-鼠李糖-L-鼠李糖甙、茄鹼(Solasnine由α,β和γ-茄鹼及α,β和γ-查茄鹼,Chaconine組成),還含有澳洲茄鹼(又名龍葵鹼Solaonine)、澳洲茄邊鹼(Solamargine)、茄達鹼(Solasodamine)、茄微鹼(Solavilline)、阿托品以及替告吉寧等皁甙元、β-胡蘿蔔素[1,2]。近又發現23-乙醯基-12β-羥基茄所定鹼(230-Acetyl12β-hydroxysodine)(1)[3]。

參考文獻

[1] 長白山植物藥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010。


[2] 湖北中草藥志第一冊.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270。


[3] CA 1989;11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