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藥材名稱:雀甕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躁舍(《本經》),蟖蛅房(《別錄》),雀兒飯甕(《蜀本草》),
毛蟲窠(《日華子本草》),棘剛子、天漿子(《本草圖經》)。
基源:為刺蛾科黃刺蛾屬動物黃刺蛾的蟲繭。
原動物: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
歷史:本品首載於《本經》:“主小兒驚癇,寒熱結氣。”陳藏器曰:“蠔蟲好在果樹上,大小如蠶,身面背上有五色斑,刺螫人有毒。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漸堅硬,正如雀卵,故名之。”按陳氏之說,與當今所用之雀甕相符。
形態:雌蟲較雄蟲為大。頭和胸部黃色,足暗紅褐色。前翅內半部黃色,外半部褐色,兩條暗褐色橫線從翅尖向後斜伸,內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後呈鬆散圓斑,為內半部黃色的分界線,外面一條伸達近后角處;後翅赭黃色。(圖見《中國動物藥》.125頁) 幼蟲老熟時呈長方形,頭小,黃褐色。從第二節開始,每節有4個枝刺,每1枝刺上有許多黑色的刺毛。腹足退化變為吸盤。體黃綠色,背中央有一條紫褐色中段狹的縱紋,縱紋外側襯有藍色邊。末節背面有4個褐色小斑,氣門上線淡青,下線淡黃。繭橢圓形,長11.5~14.5mm,灰白色,上有數條寬褐縱紋,質地堅硬,形似雀蛋。(圖見《中藥動物藥》.126頁.圖137)
生境與分佈:幼蟲多棲蘋果、梨、桃、杏、李、棗、桑山楂等多種樹葉,結繭於樹杈或枝幹上越冬。中國各地均有分佈。
生藥
採集:四季均可採收,從杏、桃、梨、榆等樹枝上取下,鮮用或乾燥備用。
鑑別:為近橢圓形殼,最粗直徑0.6~1cm,長約1.5cm。其一端側面呈截斷形,色灰白並有褐色縱形條紋。在其側面並有一棕色縱形條溝,為原附著樹枝上的殘痕。體輕,石灰質堅硬,捏則易碎,味淡。
藥理
①耐缺氧作用 雀甕水提物1,1.5,2g/kg(相當於生藥量)ip,對小鼠有明顯的耐缺氧作用。 ②對心血管的作用 水提液0.25,0.5g/kg股靜脈給藥,可明顯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率減慢。
毒性:水提物iv,對小鼠的LD50為14.68±1.16g/kg。
參考文獻
中草藥 1991;2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