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榆
藥材名稱:扇羽陰地蕨
名稱出處:《新華本草綱要》
概況
異名:扇羽小陰地蕨(《中國藥用孢子植物》),高山獨角蒿(《峨眉山藥用植物》)。
基源:為陰地蕨科陰地蕨屬植物扇羽陰地蕨的全草。陰地蕨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約17種,藥用共9種。
原植物:扇羽陰地蕨Botrychium lunaria(L.)Sw.(Osmunda lunaria L.)
形態:附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25cm。根狀莖短而直立,具多數肉質粗根。總葉柄長6~20cm,基部有棕色或深棕色的托葉狀苞片,長2~3cm,宿存;葉二型;營養葉近肉質,自總葉柄中部或中部以上生出,寬披針形,長3~8cm,寬1.5~2.5cm,幾無柄或通常有短柄,一回羽狀,羽片4~6對,對生或近對生,無柄,扇形,腎圓形或半圓形,基部楔形,全緣或多少分裂,至頂部羽片漸小而合生;側脈扇形分離。孢子囊穗狹圓錐形,直立,光滑無毛,長3~6cm,寬1.5~2cm。(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19頁.圖238)
生境與分佈:生於草原、草甸或林下。分佈於中國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臺灣、河南、四川、雲南。
化學性質
含海藻糖。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