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粟蘭

藥材名稱:錫礦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錫石(《石雅》)。

基源:錫礦為氧化物類金紅石族礦物。

原礦物:錫礦一般指錫石Cassiterite

歷史:錫礦最早記載的文獻是《綱目》。李時珍雲:“錫出雲南(今雲南省)、衡州(今湖南衡陽市)。……于山溪中淘沙取錫。”又引獨孤滔曰“錫礦縮銀。”李時珍所云錫之產地與現今錫石產地相同。“雲南箇舊錫石儲量最富;湖南江華亦是錫石主要產地,並在江華上五堡等地有錫礦冶煉基地。現今在山谷溪常見砂粒狀錫粒,系由含錫礦之岩石分解而成。”因而古今吻合,《綱目》所述實指錫礦而言。現今市場上未見有銷售,亦未見中醫使用;錫礦主要是提煉錫的最重要的礦物原料。錫礦收載於現代文獻最早是《中藥大辭典》。

形態:錫石屬於四方晶系。晶體呈四方雙錐和四方柱所成之雙錐柱狀或雙錐狀聚形。錫石的形態隨形成溫度、結晶速度、所含雜質不同而異。在偉晶岩中產生的錫石呈雙錐狀;氣化-高溫熱液礦床中產出的錫石呈雙錐柱狀,並且常具雙晶;在錫石硫化物礦床中錫石往往呈長柱狀或針狀,而且晶體很細小。集合體呈不規則粒狀。一般為紅褐色;條痕淡黃。金剛光澤,斷面油脂光澤。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性脆。斷面貝殼狀。密度6.8~7.0g/cm3。含Nb和Ta的錫石,顏色深褐至瀝青黑色。

產狀:錫石主要產於氣成礦脈中,此外在金屬礦脈、接觸帶、偉晶岩、雲母巖及山谷溪流中均可見之。

產地 錫礦主產於雲南、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等地。

生藥

鑑別

性狀:錫礦全體呈褐黑色,有較強光澤和稜角。質較重硬,可打碎,斷面不整齊而光澤更強。氣、味均無。

理化:①取錫石碎粒少許,加碳酸鈉、硫黃、木炭少許,於木炭上燃燒。則熔成金屬狀錫粒,並於木炭上生白色SnO2被膜一層,在其上滴加硝酸鈷數滴,加熱,變為藍綠色。 ②取錫石碎粒置鋅片上,加稀鹽酸少許,數分鐘後,於錫石碎粒表面產生銀白色光亮的錫膜一層(如以絨呢摩擦之則光亮更明顯)。

化學性質

錫石主成分為二氧化錫(SnO2)。其中含Sn 78.8%。常含Fe、Ti、Nb、Ta等元素。

參考文獻

南京大學 結晶學與礦物學,地質出版社,197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