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蹬草

藥材名稱:毛青扛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概況

異名:斬龍劍(《貴州民間方藥集》),刺毛藤(《貴陽民間藥草))。

基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九節龍的全株。

原植物:九節龍Ardisia pusilla A.DC.,又名地茶、猴接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常綠亞灌木,蔓生,具匍匐莖,節節生根,長30~40cm;直立莖高達10cm,幼時密被紅棕色長柔毛,後漸脫落而近無毛。葉柄長約5mm,被毛;葉對生或近輪生,葉片紙質,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8cm,寬2.5~4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表面被糙伏毛,毛基常隆起,背面被柔毛,中脈尤密,並具疏腺點,側脈直達齒端,或近葉緣網結成不明顯的邊緣脈。傘形花序單一,著生於特殊花枝頂端,花枝被長硬毛和柔毛;花兩性,5數,長約4mm;萼片披針狀鑽形,被柔毛和腺點;花瓣白色,稀淡粉紅色;花葯卵形,背部具腺點;子房球形,無毛。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約5mm,紅色,具腺點。花期5~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225頁.圖4403)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200~700m的山谷、山坡溪邊林下陰溼處。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朝鮮、日本及菲律賓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貴陽民間藥草》:“苦、辛,溫。”

功效:活血通絡。

主治:跌打損傷,風溼筋骨疼痛,腰痛。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可舒筋活血,生血逐瘀。又可通經。” ②《貴陽民間藥草》:“治風溼腰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研末。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貴陽民間藥草》:“治風溼,跌打損傷,腰痛:毛青扛、大血藤、石楠藤、和尚頭、刺五甲、茴香根、木通、鐵筷子、老虛麻各15g,見血飛9g,硃砂蓬6g,搜山虎3.5g,泡酒1500g。每服不超過20g。” ②《福建藥物志》:“治傳染性肝炎:毛青扛、地耳草、白毛藤各15g,柘樹30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貴陽民間藥草》:“治跌打腰痛,筋骨疼痛:毛青扛粉末,用酒吞服。每次服1g。” ②《福建藥物志》:“治癰疽疔瘡:鮮毛青扛全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食療:①《貴陽民間藥草》:“治跌打舊傷發痛:毛青扛30g,小血藤6g,泡酒250g。每次服藥酒30g。” ②《貴陽民間藥草》:“治腎虛腰痛:毛青扛3~6g,燉雞吃。” ③《福建藥物志》:“治產後風:毛青扛、黃花遠志各30g,燉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