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茄
藥材名稱:黃頷蛇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黃喉蛇(《綱目》),黃梢蛇、雙線蛇、菜花蛇(《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基源:為遊蛇科錦蛇屬動物黑眉錦蛇,藥用其肉。
原動物:黑眉錦蛇Elaphe taeniura Cope
形態:全長約1.7m,吻鱗寬稍大於高。鼻間鱗寬比高大,長為前額鱗長的1/2。前額鱗與上眼前鱗的縫合線比額鱗的縫合線略長。額鱗的長比兩顱頂鱗間的縫合線短。顱頂鱗的長比吻端至額鱗前緣的長度更長。頰鱗上緣橢圓形,長大於高,眼前鱗2~3片,不與額鱗相接。眼後鱗2片。前顳鱗2片。後顳鱗3片。上脣鱗9片。下脣鱗11片。體鱗25~25~19行。腹鱗233~259片,尾下鱗85~111對。頭部褐黃色,從頰鱗至最後兩個上脣鱗的上半部呈黑色橫斑,狀如黑眉。上脣和咽喉部黃色。背部呈橄欖色,有4條黑色縱紋,自頸部向後呈繩梯狀斑紋,每紋中間有1~2鱗長的間隙。梯狀紋向後漸次縮小。體側前部有縱行的不規則斑點,後半部漸擴大成黑色縱帶,高約4~
鱗寬,向後再漸次增高。黑帶中間每隔4鱗有白色小點3~4個,垂直排列。至尾部成4條黑線。尾背黃色,尾下及體側淡黃色。
生境與分佈:多棲於屋內,以鼠、雀、蛙及昆蟲為食。無毒。分佈於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海南、廣西、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藥性
性味:《綱目》:“甘,溫。有小毒。”
主治:《綱目》:“主風癩,頑癬,惡瘡。”
用法用量:須釀酒或入丸、散,或作羹亦可。自死蛇漬汁,塗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燒灰,同豬脂塗風癬漏瘡,乳人妒乳,猘犬咬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綱目》:“治風癬漏瘡,婦人妒乳,猘犬咬傷:黃頷蛇燒灰,同豬脂塗。”
單方應用:①《綱目》:“治大疥,自死黃頷蛇漬汁,塗之。” ②《綱目》:“治臂腕作痛:黃頷蛇煮汁,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