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麥

藥材名稱:樟木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樟材(《本草拾遺》),香樟木(《藥材資料彙編》),吹風散(《廣西中藥志》),樟公(《花木考》),香樟(《分類草藥性》),香蕊、樟腦樹、芳樟、烏樟(《中藥大辭典》),栳樟、臭樟(臺灣)。

基源:為樟科樟屬植物的木材。

原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

歷史:樟、樟木或樟材始出於《本草拾遺》。《證類》陳藏器雲:“樟材主……心腹痛、……霍亂腹脹……,江東舸舩多是樟木所取扎用之,彌辛烈者佳。”《綱目》八香木類,李時珍稱:“樟,西南處處山谷有之,木高丈餘,小葉似楠而尖長,背有黃赤茸毛,四時不雕,夏開細花,結小子,木大者數抱,肌腠細而錯縱有紋,宜於雕刻,氣甚芬烈。”《植物名實圖考》卷33,樟條附圖“樟一”。考證上述的描述和附圖即為本種。

形態:常綠喬木,高達30m,樹皮灰褐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縱裂,小枝淡褐色,光滑無毛。枝、葉及木材具樟腦香味。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2.5~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邊緣軟骨質,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被微柔毛,離基3出脈,脈腋腺窩在上面稍隆起,在下面窩內常具柔毛;葉柄纖細,長2~3cm,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cm,總梗長2.5~4.5cm,無毛或被微柔毛,被毛時通常在節上尤為明顯;花兩性,綠白色或淡黃色,花被筒短,花被裂片6,近等長,橢圓形,能育雄蕊9,3輪,花葯4室,第1、2輪藥室內向,第3輪藥室外向,花絲近基部有1對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形,被短柔毛;子房圓球形,無毛。果實近球形,直徑6~8mm,成熟時紫黑色,果託淺杯狀,頂端截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816頁.圖1631)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80~1000m的山谷、山坡常綠闊葉林中,路邊林緣,通常村舍附近有栽培。分佈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朝鮮、日本、越南也有。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而向陽的環境,不耐嚴寒。以土層深厚、肥沃的粘質壤土為好。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於2~3月育苗,按行距33cm開條溝,深5~7cm,播後施人畜糞水或草木灰,再覆土蓋草。出苗時揭草,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肥水管理。幼苗培育至次年春季,進行分栽,將幼苗主根剪短,修剪部分枝葉,以株行距12×20~25cm穴栽。培育1年左右移栽定植,按行株距各4~6m穴栽,栽後覆土壓緊,澆水定根。以後2~3年內,每年春、冬兩季各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成林後不加管理。

採集: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樹樹幹,鋸段,劈成小塊後晒乾。藥材產於中國沿海及南方,廣西、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均產,以臺灣產量最大。

鑑別:本品為形狀不規則的木塊,外表面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地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嘗之有清涼感。

以塊大、完整、香氣濃郁者為佳。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化學性質

含樟腦(Camphor)(1)及芳香性揮發油(名樟油)。樟油減壓分餾,可得白油20%(沸點160~165℃)、赤油24%(沸點210~250℃)、藍油1%(沸點250~300℃)。白油中含1,8-桉油精(Cineole)、α-蒎烯(α-Pinene)、茨烯(l-Camphene)、檸檬烯(d-Limonene);赤油含黃樟醚(Safrole)、α-松油醇(Terpineol)、香荊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藍油含畢澄茄烯(Cadinene)、甜沒藥烯(Bisabolene)、α-樟腦烯(α-Camphorene)、薁(Azulene).C16~25正烷烴,C17~23異烷烴、C16,20,22,24,26,28烷醇、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

參考文獻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