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頭牛膝

藥材名稱:荊三稜

名稱出處:《開寶本草》

概況

異名:京三稜(《圖經本草》),燈心草、馬鬍鬚(浙江),三楞果、鐵荸薺、老母柺子(安徽)。

基源:為莎草科藨草屬植物荊三稜的塊莖。

原植物:荊三稜Scirpus yagara Ohwi(S.maritimus C.B.Clarke),又名野荸薺、湖三稜、江囊果(江蘇)。

歷史:為著名的活血化瘀藥之一,始載於《開寶本草》。《圖經本草》雲:“京三稜舊不著所出地土,今荊、襄、江淮、濟南、河陝皆有之。多生淺水旁及陂澤中,春生苗,高三、四尺,葉如似莎草,又似茭蒲葉,有三稜,五、六月抽莖、高四、五尺,大如人指、有三稜如削成,莖端開花,大體皆如莎草而大,黃紫色,苗下即魁,初生成塊,如附子大,或有扁者,其旁有根橫貫,一根則連數魁,魁上也出苗,其魁皆扁長。”《綱目》載:“三稜多生荒廢陡地、溼地、春時叢生,夏秋抽高莖、莖端復生數葉,開花六、七枝,花皆細穗成穗,黃紫色,中有細子,其葉莖花實俱有三稜,並與香附苗葉花實一樣,但長大耳,其莖光滑,三稜如棕之葉莖。”所述皆與現今的荊三稜相符。歷代本草如《本草拾遺》等,對三稜、京三稜和黑三稜均有記載,但其原植物往往與黑三稜科的黑三稜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相混淆。

形態:根狀莖粗長,呈匍匐狀,頂端生球狀塊莖。稈高大粗壯,高70~150cm,銳三稜形,基部膨大,具稈生葉。葉線形,寬5~10mm,堅挺,邊緣粗糙,葉鞘長達20cm。葉狀苞片3~4枚,長於花序;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具3~8個輻射枝,輻射枝長達7cm;小穗長圓形,長1~2cm,鏽褐色,具多數花;鱗片密覆瓦狀排列,長圓形,長約7mm,被短柔毛,頂端具長芒;下位剛毛6條,與小堅果近等長,具倒刺;雄蕊3,花葯線形;柱頭3。小堅果倒卵狀三稜形,黃白色。花果期5~7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1卷.9頁.圖版112-16)

生境與分佈:生於湖、河淺水中。分佈於中國東北及江蘇、浙江、臺灣和貴州。朝鮮和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春秋季採挖,用齒鉤鉤出泥土中的根莖,可摘取數個至十數個塊莖,去掉地上莖和根莖、鬚根,洗淨,削去或帶外皮,晒乾;或待塊莖晒乾後用機器撞擊外皮。藥材主產于吉林、安徽、江蘇。

鑑別

性狀:塊莖近球形,長2~3.5cm,直徑2~3cm,表面棕黑色,凹凸不平,有少數點狀鬚根痕;去外皮者下端略呈錐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殘餘的根莖疤痕及未去淨的外皮黑斑,並有刀削痕。質輕而堅硬,極難折斷,入水中漂浮水面,稀下沉。碎斷面平坦,黃白色或棕黃色。氣微,味淡、嚼之微辛澀。以個大、堅實者為佳。

顯微 塊莖的橫切面:皮層為通氣組織,多被削去,偶有殘存。近內皮層外側有2~3層石細胞環帶,棕色或暗棕色。內皮層細胞增厚呈馬蹄形。中柱鞘纖維一列或成束與小型維管束相間排列,中柱薄壁細胞類多角形,含極微小的澱粉粒,直徑不到1μm,維管束周木型或外韌型,薄壁細胞中散居分泌細胞。(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227頁.圖179)

粉末灰棕色。 ①厚壁細胞單個散在、兩個並列或成片,黃棕色、綠棕色、黃綠色或淡黃色。多呈長條形,少數類圓形或長圓形,邊緣多不規則波狀凹凸或短分枝,有的較平整,長15~216μm,直徑7~34μm,壁厚4~16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細小,孔溝短而密,壁極厚者胞腔不明顯。 ②木化薄壁細胞呈類長方形或長橢圓形,兩端平鈍或斜尖,長77~126μm,直徑14~32μm,壁厚4~7μm,連珠狀。 ③導管旁薄壁細胞呈長條形,長18~180μm,直徑5~18μm,壁厚2~4μm,連珠狀,微木化。 ④分泌細胞呈類圓形,較薄壁細胞為小,直徑23~36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諍厴置諼鎩 ⑤薄壁細胞呈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22~81μm,壁厚2~5μm,非木化,有的可見紋孔及孔溝。 ⑥木纖維多成束,黃色,細長,末端漸尖,長72~288μm,直徑7~18μm,壁厚3~5μm,微木化,孔溝較稀疏。另可見內皮層細胞和梯紋,網紋導管。(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165頁.圖76)

化學性質

塊莖含樺木醇及甘露醇[1]。

附 種子含3’,4,5’-三羥基茋(3’,4,5’-Trihydroxystilbene)、3,3’,4,5’-四羥基茋、藨草新A、B(Scirpusin A、B)、ε維裡佛林(ε-Viniferin)等[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 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569。


[2] J Nat Prod 1987;5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