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背白草

藥材名稱:輪葉木姜子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大五託(《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輪葉木姜子的根、樹皮和葉。

原植物:輪葉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又名槁木姜(《海南植物誌》)。

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樹皮灰色,小枝近圓柱形,密莨黃色長硬毛,老枝褐色,無毛。葉柄長2~6mm,密被毛,葉片薄革質,通常4~6片輪生,披針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0~25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鈍圓,全緣,表面綠色,初時中脈有短柔毛,邊緣有長柔毛,下面淡灰綠色或黃褐色,有黃褐色柔毛,葉脈羽狀,側脈12~14對。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2~10個密集於小枝上部,總梗長1~2cm,被黃褐色柔毛;總苞片4~7,被灰褐色絹毛,花5~8朵同生於 總苞內,近無梗;花被裂片6或4,披針形,背面中部有長柔毛;雄花:軸育雄蕊9,排列成3輪,花絲長被毛,第3輪基部具一對盾狀心形腺體;雌花:子房卵形或橢圓形,柱頭3裂。果實卵形或橢圓形,長1~1.5cm,頂端尖;果託碟狀,邊緣有殘留花被片。花期4~11月,果期11月至第2年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844頁.圖168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300m以下的山谷、山坡灌叢或雜木林中。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越南、柬埔寨也有。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

藥性

性味:《陸川本草》:“苦,寒。”

功效:散積血,消腫,祛風,行氣。

主治:①《陸川本草》:“莖、葉:散積血,消腫。治跌打、腫毒。”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根:祛風,行氣。治肺癆虛損;莖、葉:治蛇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浸酒。外用:搗爛酒炒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黃疸型肝炎,腎炎,小便不利,鼻衄:輪葉木姜子15~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