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藤頭

藥材名稱:福參

名稱出處:《藥性考》

概況

異名:建人蔘(《金御成方》),建參(《綱目拾遺》),土人蔘、土當歸、土參、土芹菜、天池參(福建)。

基源: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福參的根。

原植物:福參Angelica morii Hayata

歷史:福參始載於《藥性考》,雲:“福參出閩浙,頗似人蔘,而性味辛熱,虛寒病宜之。”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長約至10cm,棕褐色。莖直立,少分枝,光滑無毛。基生葉及莖生葉均為二至三回羽狀分裂,葉柄長5~15(~20)cm,基部具葉鞘抱莖;葉片輪廓為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7~20cm,寬12~17cm,末回裂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常3裂至3深裂,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缺刻狀鋸齒,齒端尖,有緣毛,兩面無毛或沿葉脈有毛;頂部葉簡化成短管狀鞘。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5~10cm,有短柔毛,總苞無或有1~2片,早落;傘輻10~14(~20);小總苞片5~8,線狀披針形,有短毛,頂端內折,中脈明顯;花柱基短圓錐形。果實長卵形,長4~5mm,寬3~4mm,無毛,背稜線形,側稜翅狀,比果體狹;每稜槽內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或略凹入。花期4~5月,果期6~7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56頁.圖版25)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林緣或溼潤的山谷溪溝邊石縫中。分佈於浙江、福建、臺灣。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根,以秋季採較好。除去鬚根,刮淨粗皮,晒乾或蒸熟晒乾。藥材產於福建。

鑑別:乾燥根呈紡錘形或圓錐形,長約8~12cm。根上部直徑2~3cm,外表面淡黃棕色或黃灰色,有縱溝紋及少數橫皺紋,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

藥性

性味:辛、微甘,溫。

功效:補中益氣。

主治:脾虛洩瀉,肺虛咳嗽,蛇傷腫脹劇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福建中草藥》:“治脾胃虛寒洩瀉:福參9~15g,金櫻子千根15g,淮山藥9g,苡米9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福建中草藥》:“治脾胃虛寒洩瀉:福參15g,大棗15g,水煎服。” ②《福建中草藥》:“治虛寒咳嗽:1)福參15g,桂圓乾15g。水煎服。2)福參15g,早米50g同炒焦黃,水煎,酌調冰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