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頭

藥材名稱:莪吉秀

名稱出處:《中國民族藥志》

概況

異名:美麗風毛菊(《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基源:為菊科風毛菊屬植物美麗風毛菊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美麗風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

歷史:莪吉秀現為次常用藏藥。中國現存最早的藏醫藥文獻《月王藥珍》,為唐朝哈洋馬哈也那和毗魯札那合著,刊於公元720年,以及玉妥·雲丹貢布編寫的《四部醫典》,刊於公元748年均已收載。清朝(1835年)藏藥學家帝瑪·丹增彭措著《晶珠本草》,有詳述。1990年出版的《中國民族藥志》第2卷亦有收載。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17cm。根莖粗壯,稍木質化,頸部密被多年宿存的幹膜質殘葉柄。莖直立,具縱稜,被白色長粗毛。基生葉蓮座狀,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19cm,寬1~3cm,頂端急尖,邊緣疏生刺狀小齒及白色睫毛,兩面被長粗毛,背面中脈處更密;莖生葉1~5,向上漸小,線狀披針形,長2~4cm,寬2~5mm。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鍾狀,直徑約4cm,總苞片3~4層,外層的卵狀披針形,內層的線狀披針形至線形,紫色或邊緣紫色,頂端漸尖;全為管狀花,兩性,紫色,頂端5裂,裂片線形,長約5mm。瘦果圓柱形,長2~3mm,無毛;冠毛汙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層羽毛狀。花果期7~9月。(圖見《中國民族藥志》.第2卷.415頁.圖38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500~5000m的高山草甸或草坡。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和西藏。

生藥

採集:10月採挖根,洗淨,晾乾。

化學性質

含黃酮類[1],氨基酸[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456。


[2] 中草藥通訊 197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