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鯽魚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第七章第一節鯽魚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理解魚適於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2)理解魚的生殖發育特點。
(3)掌握魚類的主要特徵。
2.能力方面
透過觀察魚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的主要結構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透過觀察魚的外部形態和主要內部結構的實驗,滲透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1.透過學生觀察鯽魚適於水中生活的形態特點和生理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因為修訂後的大綱把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能力上,所以本節課把以上內容列為重點。
2.魚類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
1.學會對鯽魚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的觀察方法,因為學生對實驗結果的觀察、記錄、整理和報告方法是較難掌握的。
2.動脈與靜脈的概念,動脈血與靜脈血的概念。
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動脈、動脈血、靜脈、靜脈血等概念,因此應該讓他們學的紮實,為以後學習其它脊椎動物迴圈系統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把容易混淆的動脈、靜脈、動脈血、靜脈血等概念認識清楚。
教具準備
鯽魚骨骼的標本、活鯽魚(或其他的魚)、剖開體壁的鯽魚或鯽魚內部結構模型、有關內容的多媒體軟體、鯽魚的內部結構剪貼圖。
課時安排
2課時(2課時最好連排)。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1.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實驗趣導
→
觀察鯽魚內部結構的實驗操作
→
歸納總結出魚類的主要特徵
2.教學過程說明:
(1)觀察鯽魚的迴圈系統
心臟
可結合觀察解剖開體壁的鯽魚或鯽魚的內部結構模型的實驗,或多媒體軟體,組織學生觀察心臟的顏色及組成。鯽魚的心臟體積很小,位於體腔最前端,即最後一對鰓弓的後下方。
注意把靜脈竇與心房分開,心房在前,靜脈竇在後。把心室和動脈球分開,心室淺紅色,壁厚,而動脈球是白色的,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後面,並觀察與心臟相連的血管。
動脈與靜脈
動脈與靜脈、動脈血與靜脈血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本節課的難點。為此教師在講此課前,可根據鯽魚的迴圈系統圖解作一個抽拉式幻燈片(製作方法:在心臟和血管裡畫斜槓,斜槓畫的要細、密、同時流動脈血的位置畫紅槓,流靜脈血的位置畫藍槓,這是幻燈片的上面一篇,下面一篇用電腦鐳射印表機又細又密的畫豎槓。這樣幻燈片上下一抽拉即可明顯看出血液在心臟和血管裡流動的方向。)
教師在上課時可演示此幻燈片,引導學生以心臟為中心看血流方向,然後讓學生根據動脈、靜脈的概念,到幻燈片上去找動脈、靜脈的位置,並說出依據,或者用多媒體軟體讓學生以心臟為中心看血流方向,找出動脈與靜脈。教師做適當的點撥,以後其他脊椎動物的血管也按此理區分。
關於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往往誤認動脈血管裡流的一定是動脈血,靜脈血管裡流的一定是靜脈血,教師應糾正他們的錯誤認識,幫助他們明確認識,動脈血、靜脈血的區別是根據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氧的多少和血液的顏色而定的(不宜聯絡養料和廢物的多少),然後讓學生根據此依據在鯽魚的`血液迴圈圖上標出動脈血、靜脈血,並說出自己標出各部位流動脈血和靜脈血的依據。
讓學生分析鯽魚的心臟裡流幾種血(為學生學習兩棲動物的血液迴圈打基礎),依據是什麼(心臟一心室一心房,一條血液迴圈路線)。
講課時可理論聯絡實際安排學生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情況(用溼紗布或溼棉花把小魚包起來,注意不要傷害小魚的生命,把魚放在載玻片上或培養皿裡,把尾鰭移動到物鏡下觀察)。
②觀察鯽魚的排洩系統
可直接問學生鯽魚血液裡的廢物如何排除體外?然後組織學生觀察鯽魚體腔背側的一對紅色的腎臟,讓學生分析得出結論: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液裡的廢物形成了尿,尿液最後經尿殖孔排出體外。
讓學生分析總結出鯽魚除了外部形態。結構和生理方面與水中生活相適應外,在生殖發育方面也表現出了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魚類的主要特徵
教師提示:學生實驗組從鯽魚的形態結構和生殖發育小結鯽魚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前面所學過的知識及常見的金魚、鯉魚等歸納出魚類的主要特徵。
讓學生自我總結:你認為本節課應理解的重點是什麼?你在學習本節課內容時難以理解的問題是什麼?透過這種方式實施合作教學,創造和諧、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係,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板書設計
第七章 魚類
第一節 鯽魚
(4)迴圈系統
組成:心臟、血管
途徑:一條血液迴圈路線
心房 心室
鰓部毛細血管
背部大動脈
體內毛細血管
靜脈
(5)排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