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薇

藥材名稱:心膽草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概況

異名:蒿子、一杆針(雲南),小對經草(陝西)。

基源:為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植物長籽柳葉菜的全草。

原植物:長籽柳葉菜Epilobium pyrricholophum Franch.et Say.(Epilobium japonicum Hausskn.)

歷史:參見“毛脈柳葉菜”條。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70cm。莖被短腺毛,幼枝較密。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cm或更長,寬0.7~25cm,後帶紫紅色,邊緣具不規則疏齒,脈上被短腺毛。基部近圓形,有極短的柄。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淡紅紫色,長4~8mm;花萼裂片4,長4~6mm,外被腺毛;花瓣4,寬倒卵形,頂端凹缺;雄蕊8,4長4短;子房下位,柱頭棒狀,長約2mm,寬約12mm,稍短於花柱。蒴果圓柱形,長4~6cm,被短腺毛。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較薄,密被小乳突,頂端具1簇棕黃色長毛。花期8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1018頁.圖3766)

生境與分佈:生於沼澤地。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朝鮮、日本、原蘇聯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秋後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

藥性

性味:澀,涼。 《全國中草藥彙編》:“苦、微甘,平。”

功效:活血調經,除溼止痢,驅蟲止血。

主治:痢疾,刀傷出血,誤食螞蟥後腹脹。 《全國中草藥彙編》:“全草:月經不調,月經過多,便血,痢疾,並有安胎之效。種毛: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種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