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小白成長記工作感悟

幫扶小白成長記工作感悟

  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我們常常會由於外界事物接觸而引發思想的火花,在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寫篇感悟的文章,便於記憶。但是,感悟的文章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幫扶小白成長記工作感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幫扶“小白”初就位

  幫扶“小白”初就位,經歷過迷茫懵懂,鬧過尷尬烏龍,但事後想想依然歡樂多多,足以成為一生財富。

  (一)入戶走訪前的疑團重重

  初次體驗之前,雖然自己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單位裡的老同志也傳授了一些幫扶經驗,但是我仍覺得有些“底氣不足”。“幫扶責任人到底是幹什麼的?我一個剛上班的小姑娘到底能為貧困戶做些什麼?表格上一列一列的內容到底每項代表著什麼?我好像看不太懂,到底該怎麼填寫呀?”

  (二)鄉間小路的初次迷路

  初次走訪分包的貧困戶,村幹部得知我們幾個幫扶責任人是外地人,就帶著我們一家家走訪了一遍。記得當時自己一路上都在認真聽著村幹部介紹即將要走訪的貧困戶戶情,沒成想一路聊下來卻忘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記從村大隊部到貧困戶家的路。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我第二次單獨走訪貧困戶的時候只依稀記得貧困戶家大概方位,到了路口是左拐還是右拐有點懵了,所幸最後自己問了路邊乘涼的大爺才找對了位置。事後想想真是尷尬呀,當時自己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多留心觀察,別“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每家每戶的房屋結構長得像記不住就記牢街道門牌號。

  (三)與“大黑”的初次“會面”

  深吸一口氣,終於,我敲了第一家貧困戶的門,沒成想我剛敲了一聲,還未聽到有人應答,門口拴著的大黑狗就激烈地回應了我“汪汪汪”的大聲吼叫,隱約間我在門口還能聽到鏈子悉悉索索扯動的聲響。“媽呀,小時候被大柴狗追著跑的經歷,讓我到現在面對類似的大狗都心跳腿抖,好害怕呀”。所幸,主人聽到聲響很快就過來了,並再三告訴我狗狗在拴著,讓我放心,於是乎我顫顫巍巍、一步兩回頭地進門去了。進去後,我眼角餘光還能瞥見“大黑”全程都在盯著我,與“大黑”的初次會面可謂“驚心動魄”!

  二、“小白”已成長,但仍在努力

  當然,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磨鍊後,幫扶“小白”已經有所成長,對前期的烏龍尷尬也能有效化解,未來會一直努力!

  (一)“疑團”被漸漸解開

  終於,在前期的培訓講解和一次次走訪入戶中,我逐漸解開了工作疑團,撥開了迷霧。原來,幫扶責任人只要用心幹,能幹的事情有很多呀,我可以幫助行動不便的'貧困孤寡老人打掃衛生,也可以細緻瞭解貧困戶實際情況、基本資訊、詢問其需求、多方協調、想辦法解憂紓困。於是乎,從剛開始接觸扶貧幫扶工作時的茫然無措,到現在逐漸得心應手起來,工作的成就感自然帶來了滿足感,讓我心底微甜。然而,幫扶責任人也不能做到大包大攬,對於那些年紀輕輕、四肢健全卻翹著二郎腿甘當“懶漢”的貧困戶,要學會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真正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奮鬥動力,讓他們知道幸福原來不是一味幫扶得到的,而是要靠自己奮鬥出來的!每當看到他們觀念有所轉變,並且付出行動,找到一份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時,我都發自肺腑為他們感到高興。

  (二)幫扶路不是記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

  在一次次的走訪入戶過程中,我漸漸明白了從村大隊部到每家貧困戶的路不是記憶在腦子裡的,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當形成肌肉記憶後,說起某個貧困戶,腳步就會下意識告訴你他家在村哪個位置住著。脫貧攻堅是項累活,也是件細活,多邁邁腳丫子,要敢於、願意讓褲腿沾上“泥巴”,實實在在挽起褲腿,奔跑在鄉間小路上。腳下沾滿泥土,發揮在麻袋上“繡花”的精神,脫貧攻堅的成效才會“充滿芳香”!

  (三)與“大黑”的漸漸熟識

  脫貧攻堅是件快樂的活。不知何時,當我再次走訪養著大黑狗的貧困戶大媽家時,進門後我驚奇地發現“大黑”見我也只是不斷搖著尾巴,再也沒有對我吼叫過了,連大媽自己都笑著挽著我的胳膊、調侃我:“姑娘看你曬得,你來得勤嘞,我們家“大黑”都認識你了,再也不對你叫了,你看它多有靈性。”聽後,我聞言一笑,扭過頭衝著“大黑”傻樂了一陣,只見它尾巴搖得更歡了。是啊,不是“大黑”不兇了,而是我來得勤了,每次跟它主人交談說笑的場面它見得多了,與它的主人熟悉了,所以它已經知曉我不是陌生人了。

  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我喜歡酸的甜,這就是真的我”。脫貧攻堅路上的故事有酸也有甜,其中的酸甜滋味只有每一位幫扶責任人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現場與基層貧困群眾對話、接觸才能體味!這便是我的幫扶“小白”成長記,未來我會不斷努力,繼續分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