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

藥材名稱:松蕈

名稱出處:《菌譜》

概況

基源:為口蘑科口蘑屬真菌松口蘑的子實體。

原真菌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Ito et Imai)Sing.(Armillaria matsutake Ito et Imai),又名松茸、青崗菌(四川),鬆白蘑(《孢子植物名詞及名稱》)。

歷史:宋.陳仁玉《菌譜》載:“松蕈,生於鬆陰……病溲濁不禁者,偶啜松下菌,病良己、此其效也。”《滇南本草》載:“松菌,氣味苦、澀而淡平。專治小便不通或不禁,亦治五淋白濁,食之最良。”《綱目》載:“生鬆陰,採無時。”以上皆指本品。

形態:菌蓋初為半球形,以後開展成傘形,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徑可達12~15cm;菌柄著生於菌蓋中央,直立,稍彎曲,長9~18cm;菌褶白色,與柄相連;菌蓋未開展時,被有蓋膜,開展後蓋膜殘留柄上,成為不明顯的菌環。(圖見《中國藥用孢子植物》.172頁.圖256)

生境與分佈:生於松林中地上。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安徽、臺灣、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晒乾或焙乾。

藥性

性味:淡,溫。 ①《滇南本草》:“苦、澀而淡,平。”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甘,平。”

功效:益氣強身,補中健胃,止痛,化痰。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小便不通或禁,五淋白濁,氣短痰多,大便乾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菌譜》:“治溲濁不禁:松蕈研末,內服,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