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1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並有表情地演唱、表演,並從中受到思想上的啟迪和教育。

  教學準備:

  《蝸牛與黃鸝鳥》mp3、flash形式的MTV、曲譜、電子琴。

  教學重、難點:

  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從而達到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學關鍵:

  蝸牛與黃鸝鳥角色特點及品質的分析與演唱的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隨《蝸牛與黃鸝鳥》進入教室座好,隨老師做動作,用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一、熟悉旋律

  1、“老師給你帶來了兩個小動物,一個是蝸牛,一個是黃鸝鳥。請你聽一聽老師彈得是哪一個?請用你的動作告訴老師,如果是蝸牛就請你學蝸牛爬,如果是黃鸝鳥就請你學小鳥飛。”

  師用銅管在低音區慢速彈奏《蝸牛與黃鸝鳥》,生隨著旋律學著蝸牛緩慢的爬行。

  師用木琴在高音區快速彈奏《蝸牛與黃鸝鳥》生隨著旋律學著黃鸝鳥靈活的飛舞。

  2、“同學們聽得非常好,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

  師不斷地變換高低音區彈奏《蝸牛與黃鸝鳥》,生不斷地變換角色表演。

  二、初聽歌曲

  1、“請同學聽完、看完後告訴老師蝸牛與黃鸝鳥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蝸牛與黃鸝鳥》flash形式的MTV。(將歌詞擋住,讓生只通過聽歌曲、看畫面來回答問題。)

  2、“下面讓我們看著歌詞聽兩遍歌曲。”在聽的過程中師用教鞭指著歌詞,提示學生歌曲的反覆路線,防止溜號現象。

  三、學唱歌曲

  “我們來試唱一下”師慢速彈琴,生跟唱。個別唱不好的地方採用聽唱法學習。如:第二段開頭或是結尾處的換氣……,根據學唱情況而定。個別處糾正完之後,再完整復唱一遍。

  四、處理歌曲

  1、蝸牛:

  a、“蝸牛從大樹剛剛發嫩芽的時候就開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你知道蝸牛從什麼季節爬到什麼季節麼?”生答。

  b、“蝸牛從春天一直爬到秋天,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黃鸝鳥的嘲笑它都沒有動搖一直堅持不懈的爬著,你能談一談對蝸牛的看法麼?”啟發學生要學習蝸牛“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

  c、“你在學習或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呢?比如有的同學學習鋼琴,剛開始既枯燥又難聽太累了,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彈出好聽的曲子來,還是算了吧。”生答。“如果有請你想一想蝸牛你就不會放棄了,如果沒有請你引以為戒,當以後你遇到困難或是問題想要放棄時請你唱唱這首歌想一想蝸牛你就有信心和動力了!”

  d、“我們再來唱一遍這首歌曲,你認為哪一句最能體現蝸牛堅忍不拔的精神。”生帶著問題唱後回答。“蝸牛雖然揹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緩慢的爬著,但是他一直堅信自己的目標,老師看誰能把蝸牛的這種堅定的感覺唱出來。”生唱。“請你一邊唱一邊用你的動作表現”生邊唱邊做。

  2、大樹:

  “我們來唱一下第一段,看看除了蝸牛以外還唱了誰”生唱回答。“請你們一邊唱一邊用你的身體表現剛發嫩芽的大樹,注意我們的大樹長的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會隨著音樂動一動。”第一段聲情並茂的邊唱邊做。

  3、黃鸝鳥:

  a、“我們來唱唱第二段,看看第二段都唱得誰?”生唱回答。

  b、“黃鸝鳥對蝸牛的這一做法是什麼態度呢?”

  啟發學生說出黃鸝鳥嘲笑、蔑視、驕傲、瞧不起……。

  “黃鸝鳥拿自己的長處和蝸牛的短處去比較,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情根本用不著從現在就開始爬,所以譏笑蝸牛。那你在生活和學習中有沒有象黃鸝鳥那樣用自己的長處去取笑別人的短處呢?”生答。

  “你也有短處,如果別人用他的長處來嘲笑你的短處,那你的心裡一定不舒服。以後我們要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多檢討自己的短處,就不會犯黃鸝鳥的錯誤了。”

  下面我們把嘲笑、蔑視、驕傲、瞧不起人的黃鸝鳥再唱一遍,這次請你一邊唱一邊用你的動作來表現傲氣的黃鸝鳥。

  4、蝸牛:

  “蝸牛在黃鸝鳥的嘲笑下不僅沒有退縮,還告訴黃鸝鳥一個什麼道理呢?”生答。(啟發學生說出笨鳥先飛的道理)

  我們用堅定的語氣把結尾唱出來。

  5、聲情並茂地完整演唱全曲,並配上自己的動作。

  五、鞏固歌曲

  “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分角色進行表演。”

  放三遍歌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

  請1~2組上前表演,全體為他們演唱,師鋼琴伴奏。

  對於表演出色的給與掌聲鼓勵。

  六、拓展

  “蝸牛最後吃沒吃到葡萄呢?”生答。

  “這時當他再次遇到黃鸝鳥時,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呢?請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編一首秋天的《蝸牛與黃鸝鳥》。”

  隨《蝸牛與黃鸝鳥》邊唱邊做動作走出教室。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2

  活動目標:

  1.感受臺灣民歌歌伴舞的音樂特色及濃厚的生活情趣。並能隨音樂用歌聲與動作表現音樂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2.認真傾聽歌曲並觀看錶演,理解歌詞內容,並利用連線遊戲和表演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音樂《蝸牛與黃鸝鳥》;影片《蝸牛與黃鸝鳥》。

  2.課件:“福臺”地圖一張;臺灣景點幻燈片;大張白紙一張。

  3.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認識臺灣。

  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中國地圖)

  在這張中國地圖上,有我們美麗的福建,你們知道在哪嗎?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島嶼,叫(臺灣島)。

  福建和臺灣離的很近,誰去過臺灣?聽說過臺灣?

  臺灣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有好吃的小吃呢?(烏龍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體課件。

  為什麼叫日月潭。

  二、欣賞歌曲

  1.欣賞《蝸牛和黃鸝鳥》

  有誰聽過臺灣小朋友唱歌呢?或者聽過臺灣的民歌?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臺灣小朋友用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這首歌說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

  蝸牛和黃鸝鳥在哪呢?

  蝸牛和黃鸝鳥直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歌曲播放第二遍。

  現在誰聽出來了,它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賞《蝸牛和黃鸝鳥》,並將歌曲中的故事體現在圖畫中,瞭解臺灣語言的特點。

  現在老師再給你們聽一遍,這次在聽歌曲的過程中,老師把這個故事用畫筆畫出來,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畫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師根據歌曲畫圖。

  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怎麼講歌曲帶到這幅圖畫裡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門,門前有一顆葡萄樹,歌曲中是怎麼唱的呢?

  有誰知道為什麼門前一個葡萄樹要唱成阿門,阿前。

  因為臺灣人跟我們廈門人說話很像,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一個阿字,阿公,阿爸,在這首歌裡用到了很多阿字,阿這個字在歌中讓這首歌聽起來很有節奏,很好聽。

  有阿的地方貼上一個小嘴,看看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現在拿出我們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樂中的故事藏在這幅圖的什麼地方,歌詞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當鼓槌,前奏的時候敲起來。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據歌曲去圖畫裡找對應的事物。

  3.欣賞歌曲,並在迷宮圖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還把這個藏在了一個小迷宮圖裡,先用眼睛看看圖上有什麼,看看音樂裡的故事在這幅迷宮圖的什麼地方。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找圖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據歌詞去迷宮圖裡找對應的事物。

  剛才我們是聽音樂找圖片,現在我們透過聽音樂走迷宮。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走迷宮,一句歌詞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歌曲走迷宮。

  三、觀看影片,學習歌曲的舞蹈動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影片,請小朋友看著影片對照你的迷宮圖,都走對了嗎?

  -----播放動畫影片。

  剛才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蝸牛和黃鸝鳥故事的`順序,看看你走對了嗎?

  2.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影片,你們想知道臺灣的哥哥是怎麼表演蝸牛和黃鸝鳥的嗎?

  -----播放舞蹈影片。

  臺灣的哥哥用什麼樂器來表演這個故事呢?你們最喜歡哥哥們的什麼動作呢?

  我們再來看一遍影片,看看臺灣的哥哥有哪些動作。

  -----播放舞蹈影片,學習動作。注意觀察舞蹈動作有哪些是重複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著歌曲表演舞蹈動作。

  3.今天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還看了臺灣哥哥的影片,還用找規律的辦法學習了哥哥的動作,今天我還請了我的好朋友來給小朋友們表演另一種動作的《蝸牛和黃鸝鳥》,請大家一起欣賞,跟著學習。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我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優秀範文3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捨的蝸牛的形象。

  2、引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創編葡萄成熟以後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重點:表現歌曲、創編歌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聽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歌名叫什麼?它是哪裡的名歌?

  2、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臺灣方面的知識。

  3、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指出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教師簡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臺灣。臺灣四面環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臺灣的“三寶”。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的豐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熱情奔放、活潑風趣的臺灣民間歌舞《杵舞》。

  二、多媒體播放舞蹈《杵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同欣賞了一段具有特色的臺灣民間歌舞《杵舞》。那臺灣名歌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三、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聽時: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麼樣的情緒演唱的?

  2、聽第二遍時,請大家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

  3、請大家隨範唱輕聲學唱歌詞,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感。

  四、合作創編與表現

  1、請大家討論歌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何區別?

  2、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組討論:創編葡萄樹成熟以後的歌詞。

  4、交流演唱學生創編的歌詞。

  5、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蝸牛的什麼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時間過得可真快,下節課我們還要表演我們心目中的《蝸牛與黃鸝鳥》,老師還準備了一些臺灣校園歌曲的大點播,你們說好不好。

  最後:在《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