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葉蓮

藥材名稱:蒲桃殼

名稱出處:《綱目拾遺》

概況

基源:為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蒲桃的乾燥果皮。

原植物:蒲桃Syzygium jambos(L.)Alston,又名蒲桃樹(《綱目拾遺》),水葡桃(海南),簷木、香果、風鼓(臺灣)。

歷史:《綱目拾遺》引《羅浮志》曰:“蒲桃樹高二、三丈,其葉如桂,四時有花,從須無瓣,如翦出絲毬,長寸許。色兼黃綠。結實如蘋果,殼厚半指,絕香甜,核與殼不相連屬,搖之作響。羅浮澗中多有之。”所述應為本種。

形態:常綠喬木,高可達10m。主幹極短而多分枝。葉對生,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長12~25cm,寬3~4.5cm,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葉片多透明小腺點;側脈於靠近葉緣2mm處結合成邊脈,在下面明顯突起;網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有花數朵;總梗長1~1.5cm,花梗長1~2cm;花白色,直徑3~4cm;萼管倒圓錐形,長8~10mm,萼齒4,半圓;花瓣分離,闊卵形,長約14mm;雄蕊多數,長2~2.8cm,花葯長1.5mm;花柱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果皮肉質,直徑3~5cm,成熟時黃色,有油腺點;種子1~2顆。花期3~4月,果期5~6月。(圖見《中藥大辭典》.2462頁)

生境與分佈:多生河邊及河谷溼地,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亦產。

生藥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切成4片,去核,晒乾。藥材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鑑別:乾燥果皮為不規則捲縮瓢狀塊片,長約2.5~4cm,寬約1.5~2cm。外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暗淡無光澤,皺縮,並有細微皺紋;較幼小果實外表面具明顯的圓點狀皮孔。內表面淺黃棕色。果皮厚約1mm,頂端帶有宿萼,中心有細長的乾枯花柱,長約0.5~1cm。質脆易碎,遇潮稍韌。氣微,味淡。以肉厚、色黃、乾燥者為佳。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潮。

化學性質

附 樹皮含鞣質、生物鹼。根皮含蒲桃鹼(Jambosine)及油樹脂、生物鹼類。

參考文獻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