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枇杷

藥材名稱:乳白香青

名稱出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概況

異名:大矛香艾、大白矛香(《中藥大辭典》),哇曰多羅(藏族名)。

基源:為菊科香青屬植物乳白香青的全草。

原植物: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m.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木質化。莖直立,高10~40cm,不分枝,被白色或灰白色棉毛。莖基葉叢生,蓮座狀,具帶狹翅的長柄;葉片披針狀或匙狀長圓形,長6~13cm,寬0.5~2cm,頂端漸尖;莖葉長橢圓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2~10cm,寬0.5~1.3cm,頂端漸尖,基部稍狹,沿莖下延成狹翅;全部葉被白色或灰白色棉毛,離基3出脈或1脈。頭狀花序密聚莖枝頂,組成復傘房花序,花序梗長2~4mm;總苞鍾狀,直徑5~7mm,總苞片4~5層,外層的卵圓形,長約3mm,淺或深褐色,被蛛絲狀毛,內層卵狀長圓形,長約6mm,乳白色,頂端圓形,最內層狹長圓長,長約5mm;雌株頭狀花序有多層雌花,僅中央有2~3朵雄花;雄株則全為雄花,花冠長3~4mm;冠毛較花冠稍長;雄花冠毛上部寬扁,有鋸齒。瘦果圓柱形,長約1mm,近無毛。花果期7~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71頁.圖635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3400m的山坡草地或針葉林下。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生藥

採集:夏季花未開放時,拔取全株,晒乾。

藥性

性味:辛、苦,寒。

功效:活血散瘀,平肝潛陽,祛痰。

主治:血瘀包塊,肝陽上亢,肺熱咳嗽,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血瘀包塊:大茅香艾15g,水紅花子9g,青木香6g。水煎服。” ②《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肺熱咳嗽:大茅香艾15g,沙蔘12g,川貝母6g。水煎服。” ③《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肝陽上亢:大茅香艾15g,夏枯草12g,杭菊花12g,白芍9g。水煎服。” ④《全國中草藥彙編》:“治外傷出血:大茅香艾適量,研細末外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