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果附地菜

藥材名稱:護耳草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大奶汁藤、打不死(廣西)。

基源:為蘿藦科球蘭屬植物護耳草的全株。球蘭屬全世界有200餘種;中國產22種、3變種、2變型,其中藥用的有約6種。

原植物:護耳草Hoya fungn Merr.

形態:附生攀援灌木,具乳汁,除花萼外,全株無毛。葉對生,革質,卵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8~9cm,寬4.5~8.5cm,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側脈約7對。聚傘花序傘形狀,腋生;總花梗長約3.5cm;花梗長2~4cm;花直徑約1.5cm;花萼裂片長圓形,外被伏毛,邊有緣毛:花冠白色,內面具褐色軟鱗片;副花冠星狀,亮黃色,外角急尖,內角直立;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蓇葖線狀長圓形,長約12cm直徑約8mm;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花。花期4~5月,果期秋季。(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06頁,圖496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00~700m的山地疏林中,附生於樹上。分佈於海南、廣東、廣西、雲南。

藥性

性味:苦,辛,涼。

功效:活血祛瘀,祛風除溼。

主治: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風溼,跌打,骨折:護耳草10~15g,水煎服。”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脾腫大,吐血:護耳草10~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