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葉四塊瓦

藥材名稱:驅風通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刺椿木、天星木(廣西)。

基源:為芸香科花椒屬植物大葉臭花椒的莖、枝、葉。

原植物:大葉臭花椒Zanthoxylum molle Rehd.,又名有刺鹽膚木(《全國中草藥彙編》)。

形態:落葉喬木,高4~10m,莖枝粗大,具錐形皮刺。單數羽狀複葉,長30~40cm,最長可達80cm,葉柄長10~15cm,葉軸紫紅色;小葉數目多變,通常7~9,卵狀圓形至矩圓形,長8~14cm,無毛,頂端短驟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微心形;幹後紅褐色或暗褐色,密生肉眼可見的透明油點,葉緣有鈍鋸齒。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長7cm;花單性,小形,萼片5,花瓣5,白色,在近頂端處均有透明而隆起的腺點一顆;雄花雄蕊5。蓇葖果紫紅色,具細小而明顯的腺點。

生境與分佈:生密林中。分佈於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島、廣西、貴州、雲南。

藥性

性味:辛、微苦,溫。

功效:祛風除溼,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主治:風溼骨痛,感冒風寒,小兒麻痺後遺症,跌打骨折,外傷出血,蛇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24g。外用:研粉或搗爛敷患處;搗爛加酒或酒糟熱敷患處。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跌打骨折,外傷出血:驅風通葉,搗爛外敷。”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燒燙傷:莖適量,水煎外洗,並用葉研粉撒佈患處。”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毒蛇咬傷:用千或鮮葉搗爛加酒或酒糟熱敷患處,或用乾粉加鮮薄荷葉、酒少許搗爛外敷。” ④《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風溼骨痛,小兒麻痺後遺症:莖或枝9~24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