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症狀

[拼音]:zaolei yangzhi

[英文]:phycoculture

在人工控制下使藻類繁殖、生長的生產過程。分大型海藻養殖和單細胞藻類養殖兩大型別。由於藻類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大型海藻既可食用又可作為製取藻膠、碘等的工業原料,單細胞藻類是水產養殖和家畜、家禽的飼料來源之一,藻類養殖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簡史

大型海藻的養殖大體經歷了利用自然苗進行增殖、半人工採苗養殖和全人工採苗養殖 3個發展階段。早在公元900多年的北宋時期,中國福建沿海已知在經過清掃的岩礁上灑石灰水,以增殖海蘿和紫菜,這實際上是為海藻孢子的附著和生長準備自然基質,以利於自然養成。1678年日本漁民曾使用竹枝、樹枝等人工基質採集自然苗進行養殖。這一方法以及日本稍後採用的在海中設定網簾、投擲石塊、炸礁等方法,都是為海藻自然附著生長創設人工基質。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紫菜生活史全過程被揭示以後,紫菜人工育苗開始興起,為紫菜大規模養殖奠定了基礎,並對其他海藻的人工育苗起了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海藻的全浮動筏式養成技術漸趨完善並逐步推廣,從而使海藻能全日生長,水體得到立體利用,生產效率得以大大提高。此外海帶的施肥、南移養殖和自然光育苗等技術的突破以及海帶、紫菜新品種的選育等,都推動了海藻養殖業的迅速發展。

單細胞藻類的養殖歷史較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一些國家在把單細胞藻作為光合作用研究材料而進行培養的過程中發現,這些藻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且其營養成分可通過變更培養方法加以改變,於是轉入大規模培養。大量養殖的種類有小球藻、金藻、海鏈藻等,螺旋藻的養殖也日益擴大。中國50年代後期為提供養豬精飼料而開始大量培養淡水單細胞藻類,爾後的海水單細胞藻培養為對蝦、貽貝和海蔘育苗提供了適宜餌料。目前中國大量養殖的種類有小球藻、柵藻、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等。

大型海藻養殖方法

分育苗與養成兩個階段。

育苗

主要有下列3種方法:

(1)自然附苗。主要依靠自然提供孢子,並在自然條件下育成。中國的壇紫菜菜壇附苗就是在繁殖季節自然孢子放散之前,先清除天然礁石上的大型敵害生物,再用石灰水消除微小生物,以利自然孢子的附著與萌發生長。這種方法附苗效果好,壇面附苗密度可達每平方釐米18~20株,最多達40株以上,畝產紫菜乾品可達 500千克以上。

(2)半人工育苗。是在採孢子季節把室內人工培育成的苗種(貝殼絲狀體)裝入竹製或塑料制的種子箱,放回海上促使成熟,放散孢子附著於人工基質上加以育成。採用這種方法時育苗全過程的一半工序置於人工控制下,其餘在自然條件下完成。中國和日本曾用此法進行紫菜養殖。20世紀50年代中國海帶秋苗的海上培育也屬此類,不同的是海帶成熟後,用人工採集孢子使之附著於竹片、棕繩或石塊上,然後放回海上育成。這種方法增加了人工控制成分,操作繁雜、育苗受自然條件制約而效果較差,很少採用。

(3)全人工育苗。方法是將海上成熟的種藻經優選後置室內水池中使其放散孢子,並使孢子附著在人工製備的基質上(棕繩、竹筷、貝殼或維尼龍簾上)進行培育。育苗全過程都在室內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海帶、裙帶菜、紫菜、巨藻育苗均採用此法。育苗期內的人工控制主要根據藻類不同生長階段的生態要求進行,著重於調整溫度、光照、營養鹽含量及水流狀況等。為防止雜藻與敵害生物的繁殖,水須經沙濾、紫外光消毒等淨化處理。這種育苗方式生產效率較高,可大量而穩定地提供幼苗,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育苗方式。(見彩圖)

養成

即將幼苗培養成海藻成體。工作內容包括幼苗出庫暫養、分苗、水層調節、施肥、養成管理和收穫等。幼苗出庫暫養可使出苗率高、出苗健壯,其他各項工作的目的在於合理利用光照,促進養殖藻類迅速生長,提高產量。養殖方式根據附著基質在水中設定的情況可分為固定式、半浮動式、全浮動式3大型別。

(1)固定式。是將幼苗固著在插入水中的竹枝、樹枝或岩礁石塊上養成,適用於養殖生活在潮間帶或水下帶的種類。 日本的紫菜養殖、 中國的江蘺竹籤夾苗養殖、麒麟菜水下珊瑚綁苗養殖、海帶的綁苗投石養殖等都屬於這一型別。

(2)半浮動式。主要用於在潮間帶養殖耐乾性強的種類。方法是將竹簾或網簾編成的筏架設定在海灘上,漲潮時筏架浮動於水面,幹潮時便落在海灘上。這樣可使藻類有更多的生長時間,並使雜藻在幹出時得到晒除。中國的紫菜養殖多采用此法。日本的支柱式紫菜養殖法,原理也與半浮動式相同:將竹杆成行豎立於潮間帶,使附苗的網簾水平方向張設於兩行竹杆之間,網上設吊繩綁於竹杆上,以調節網的水平位置,幹潮後網簾露出於空氣中,漲潮後又浮動於水。

(3)全浮動式。適用於不耐乾燥的養殖種類。其特點是將筏架設定在不幹出的海區,把苗簾或苗繩平設於海水錶層或吊掛於中、下水層,海藻生長期長,產量高;且因立體利用水體,可以與貝類混養,形成科學的綜合養殖方式,例如海帶和貽貝混養等。全浮動式養殖的種類有海帶、裙帶菜、巨藻、石花菜、江蘺、紫菜等。養殖的方法分為分苗與養成兩個部分。如海帶、裙帶菜、巨藻的分苗,是將幼苗從育苗繩上剝離下來重新按一定距離夾於苗繩上,以使之能有效利用光能,加速生長。石花菜、江蘺則採用自然生長的種苗劈成小枝後夾在苗繩上平放或吊掛於筏架上進行養成;紫菜是將室內採好的苗網平設於全浮動筏上進行養殖,並需增加幹出裝置以防止紫菜過早老化孳生矽藻。全浮動式還可根據需要調整苗繩的水層與方式,作業方便。缺點是設定筏架的海區較深、風力大,所需器材較多,成本較高。

單細胞藻養殖方法

一般從分離純種開始,經過多代繁殖之後就能得到所需要的單種;再經專門的藻種培養,即可從試管或三角燒瓶轉入大型玻璃容器擴大培養。這種培養方法需在室內控制條件下進行,要給予補充光照和人工培養液;在靜止條件下,還要補充二氧化碳或通入空氣,並需經常搖動,以利藻類生長、繁殖。

單細胞藻的大量培養有開放式與封閉式兩類方法。前者是在敞開式的大型容器(玻璃鋼水槽、水泥磁磚池或土池)中進行,培養時通入壓縮空氣或以人工攪拌補充空氣。在室內或露天進行均可,裝置也較簡單,方便易行,但受自然條件變化的影響較大,易受汙染。中國淡水小球藻、海水扁藻與矽藻的大面積培養多采用此法。美國、蘇聯和日本大多在敞開式培養裝置中用管道通入二氧化碳與培養液,有的還以熱交換器加溫,故培養週期短、效率高。封閉式培養有管道式與柱式兩種,所用材料為透明聚乙烯樹脂。管道式培養裝置是兩端聯通的平行並列管道在離心泵作用下構成的封閉迴圈系統。柱式培養裝置一般高2米,筒徑40~50釐米。兩種裝置一般都有管道通入培養液和二氧化碳。培養用水須經嚴格滅菌,加入營養液後即可接種。藻種要純,並達到一定的細胞濃度,在沒有通氣裝置的情況下,每天要多次攬動,並要注意防止原生動物的侵入。藻液達到要求濃度後要及時採收,同時新增新的培養液。單細胞藻類繁殖能力強,對光能的利用率可達3~11%。

參考書目

山東海洋學院、上海水產學院:《藻類養殖學》,農業出版社, 北京,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