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中毒

[拼音]:Zhongguo nongye qixiangshi

[英文]:history of agrometeorology in China

中國古代農業氣象科學技術在世界農業氣象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發展過程既與中國古代農學和氣象學有關,也與中國古代天文學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先秦時期

秦統一中國以前,可視為農業氣象科學技術形成的初期階段。原始農業參照自然物候變化確定農時,依據天文、氣候現象劃分季節、節氣。經過農業生產的長期實踐,逐步形成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概念。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有關農時和天氣現象的記載(見圖)。古代把釋出農時當作一件大事,皇帝親自主持儀式,延誤農時的人要受懲罰。《尚書·堯典》、《詩經·七月》和《夏小正》等著作都涉及以物候定農時的內容,尤以《夏小正》的物候記載最為系統,已初步形成一部物候歷。春秋時期已知用圭表測日影的方法來確定節氣的日期。開始只有夏至、冬至兩個節氣,然後有了春分、秋分,繼又定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發展為8個節氣。戰國時孟軻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荀況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的論述,均說明了當時對農時的重視。《呂氏春秋》任地篇把每個月的節氣、物候與農業生產相對應,如說“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呂氏春秋》審時篇詳述了得時、先時、失時對各種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品質的影響,可說是較早的一篇作物氣象著作。

這一時期由於人們受認識和生產技術水平的限制,對於農業氣象災害尚無能為力,往往把它看作是由於失政而招致的天意懲罰。但當時也出現了荀況、韓非等提出的人能勝天的思想。荀況認為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的變化是客觀存在的,有它的規律性。

秦漢時期

從秦統一中國到漢末,農業氣象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是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形成,它基本反映了黃河中下游的農業氣候,為中國古代農業氣象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戰國以後,農業發展迅速,耕作日趨精細,掌握農時被看作農耕之本,從而對農時的劃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漢代《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周髀算經》介紹了節氣的計算方法,並解釋說:“二至者寒暑之極,二分者陰陽之和,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在西漢農書《氾勝之書》中,節氣已被用作確定耕作栽培時間的農時。二十四節氣形成後,人們把物候歷改為按節氣編排。在《逸周書》裡開始有每個節氣三候,全年七十二候的記載,使“氣”、“候”密切結合,形成了農業氣候的概念。

這一時期,人們對農業氣象災害的認識有了變化。氣象變化的自然說得到發展。王充指出:“寒溫天地節氣,非人所為”,並認為旱澇是自然之氣。農書中有關耕作保墒、積雪抗旱、抗旱播種和改變灌水方式以調節水溫、防禦寒害等技術的記載也開始出現。秦始皇命人於冬季在驪山暖處種瓜,漢成帝時建溫室生產蔬菜,說明當時已知利用和控制小氣候,對農業氣象已開始有了趨利避害和進行人工調節的措施。人們還根據天氣或物候變化來占卜未來收成,如《師曠佔》說“五木者五穀之先,欲知五穀,但視五木。擇其木盛者來年多種之,萬不失一”,等等。

從晉代到元代

從西晉到元末,中國南方的農業日趨發達,對農時節令的認識也更加深化。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適應於當地的農時節令。防災技術和小氣候應用也有所發展。晉代對梅雨規律就有認識,出現了入梅、出梅等節令。南北朝時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即從小寒至穀雨,每個節氣三候各有一相應的植物開花的物候,是又一種形式的物候歷。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把各種作物的播種期劃分為上時、中時、下時,指出了“順天時”的重要。宋代陳旉認為各年之間氣候有變化,“農事必知天地時宜”,莊稼才得以生育成熟;沈括主張按二十四節氣改革當時的曆法;呂祖謙於1180~1181年進行的物候觀測記載,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實測物候記錄。到了元代,《王禎農書》中設計了一個《授時指掌活法之圖》,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逐一編排農事活動,構成全年農事歷,並解釋說:節令農事年復一年的迴圈有其客觀規律,“先時而種,則失之太早而不生,後時而藝,則失之太晚而不成”;還指出,南北氣候的不同,農時節令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而異。這說明當時對農時節令的認識已較成熟。同時,人們對防禦農業氣象災害也有了更多的經驗。如《齊民要術》對作物易遭霜凍時期的天氣徵兆和用薰煙防霜凍的技術有詳細敘述。同時,抗旱技術也有發展。唐代黃子發撰有《相雨書》,總結了測雨的方法。在小氣候利用方面,宋代已知大面積水體有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因而在太湖的洞庭山種植柑橘。元時《王禎農書》中還有利用風障進行農業生產的記載。

明清時期

從明初到清末,傳統農業氣象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有關的研究探討已不僅著眼於當地的適宜農時,而且開始注意到地區間農時和農業氣候的差異。如明代馮應京指出:“廣東、福建,則冬木不凋,其氣常燠,如北之宣大,九月服纊,而天雪矣。草木蔬谷,自閩而浙,自浙而淮,則二候每差一旬。”清代楊屾在《知本提綱》中也討論了作物的風土與栽培區域的關係。同時,防禦氣象災害的方法續有進步,小氣候在農業上的應用更加廣泛。在防禦農業氣象災害方面,這時有了調整播種期以避水旱災害,採用多種方式的抗旱播種,以及大田作物薰煙、灌水防霜凍和凍後加強田間管理爭取收成等技術措施。在改善農田小氣候方面,有在種植柑橘和枇杷的果園西北方種植竹林的防寒措施;風障、陽畦和釀熱溫床也日趨普及。對各種作物的關鍵需水期,以及作物生育與溫度的關係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為了防止高溫、高溼對作物的為害,已知作物栽培要密度合適、橫豎成行、高矮均勻和通風透光,才有利禾苗生長。這一時期有關農業氣象預報、占驗的著作和民間諺語大量出現,在《農政全書》中收錄甚廣。專著有《田家五行》、《養余月令》、《農候雜佔》等。明成祖曾命各地報告每年雨情以估量農業生產;清代的《晴雨錄》,記錄了自1724年至1903年間北京每次降雨的起止時間,說明較系統地觀測和積累氣象資料的工作已經開始。

明、清時期也是西方氣象科學技術開始傳入中國的時期。1879年華蘅芳與英美人士合譯《測候叢談》等書;1907年上海新學會社出版《農學全書·氣象學》,較系統地介紹了西方氣象科學技術;此外並有西方人在中國設站觀測氣象等。

現代農業氣象學的發展

1912年起,由當時政府舉辦的氣象站和農業測候所開始在各地建立。1922年竺可楨發表《氣象與農業之關係》,積極倡導氣象為農業服務;1935年陳遵媯的《農業氣象學》出版;1945年涂長望發表《農業氣象之內容及其研究途徑述要》,指出了農業氣象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對推動中國現代農業氣象學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總的說來,有關的研究工作和實際工作都進展緩慢,有組織的農業氣象工作基本屬於空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竺可楨的倡議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與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於1953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業氣象研究機構──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氣象組。1957年該組擴大,中央氣象局也參與協作,改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氣象研究室。中央氣象局也於1954年在臺站管理處農業氣象組的基礎上成立了農業氣象科,1956年擴為農業氣象處,1958年成立農業氣象研究室,1983年擴充為農業氣象研究所。1957年,在全國建立了一批農業氣象觀測站和農業氣象試驗站,廣泛進行農業氣象試驗的農業氣象情報、預報等服務;地方的農業氣象研究機構也相繼成立。森林氣象工作也在50年代後得到發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北京農業大學於1956年正式招收農業氣象專業學生;隨後南京氣象學院等相繼設立農業氣象系或專業。1958年10月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氣象工作會議,對中國農業氣象工作起了推動作用。中國氣象學會農業氣象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研究會的成立以及《農業氣象》等學術刊物的創辦、保證了經常性學術活動的進行。80年代以來,各類專業氣象工作,專題的與綜合的農業氣候分析和區劃、作物冷害和乾熱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研究,農業小氣候的利用與改良等已廣泛展開。新技術、新方法逐漸在農業氣象中得到應用,系統工程、運籌學及其他相鄰學科也正向農業氣象學滲透。

參考書目

洪世年等:《中國氣象史》,農業出版社,北京,1983。

劉昭民:《中華氣象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臺灣,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