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仕(1900~1987)

[拼音]:yulei

[英文]:fish

終生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用鰭輔助身體的平衡與運動的變溫脊椎動物。共有20000餘種,是脊椎動物亞門中最原始最低階的一群。魚肉富含動物蛋白質和磷質等,營養豐富,滋味鮮美,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對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魚體的其他部分可製成魚肝油、魚膠、魚粉等作為工業原料、飼料和藥品。有些魚類如金魚、熱帶魚等體態多姿、色彩豔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釣魚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此外,某些魚類如食蚊魚等還能消滅瘧疾、黃熱病等的傳染媒介,有益人類健康。

分類與演化

魚類一般分為無頜和有頜兩大類,而在魚類分類學上則還常將頭索類的文昌魚綱(Amphioxi)(見文昌魚)作為魚形動物歸入魚類的範疇內進行研究。

無頜類(Agnatha)

脊索呈圓柱狀,終身存在,無上下頜。起源於內胚層的鰓呈囊狀,故又名囊鰓類(Marsip-obranchii);腦發達,一般具10對腦神經;有成對的視覺器和聽覺器。內耳具1或2個半規管。有心臟,血液紅色;表皮由多層細胞組成。偶鰭發育不全(有的古生骨甲魚類具胸鰭)。對無頜類的分類,有的將化石的和現生的無頜類全歸入圓口綱;有的將其劃分為甲冑魚綱和圓口綱;也有的將它分為頭甲魚綱、七鰓鰻綱、鰭甲魚綱及盲鰻綱;有的將其劃分為單鼻孔的頭甲魚綱和雙鼻孔的鰭甲魚綱;也有的則劃分為盲鰻綱、鰭甲魚綱和頭甲魚綱等3個綱。

盲鰻綱(Myxini)

無外骨骼。具1個半規管。每側10~15個鰓囊,有1咽皮管,鼻孔只1個,開口於頭的前端,並有內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943.html' target='_blank' >強子肟誶幌嗤ā<股窬掣透垢嗔N藁鍬肌C┦且蝗漢I⒂納畹撓憷啵瀾繚加?屬32種,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佈,在北大西洋為害漁業甚烈,中國產2屬5種。

頭甲魚綱(Cephalaspides)

具2個半規管。許多種類的骨骼具真正的骨細胞。單一的鼻孔開口於兩眼之間及頂器的前方。具6~15對鰓囊,鰓孔開口於頭的側面或腹面。成體的脊神經背根和腹根不相連。出現在中志留紀至上泥盆紀。

七鰓鰻綱(Petromyzones)

化石見於晚石炭紀。無外骨骼。具7對鰓囊,鼻孔1個,位於頭的背面,不與口相通。脊神經背根和腹根不相連。淡水、海水均有分佈,是營半寄生生活的種類。現存七鰓鰻約30餘種,中國產 3種,見於東北的淡水江河中。

鰭甲魚綱(Pteraspides)

具2個半規管。骨骼無真正骨細胞,頭部披有骨片。尾或為逆歪形尾。頭側有7個鰓囊,由1個鰓孔開口於外;鼻孔成對,與口腔不通。脊神經背根和腹根相連。分3個目,約40屬,無現存種,全為古生魚類。大多為中小型,大者可逾1米。奧陶紀的鰭甲魚可能起源於海水,以後向鹹淡水與淡水擴散分佈,中國雲南下泥盆紀的多鰓魚 (Polyzanchiaspis)即類似於這類魚。

無頜類的化石最早出現在下寒武紀,到中奧陶紀已有較多的化石種類出現。對無頜類之間的系統關係,E.A.斯丹雪認為盲鰻是由鰭甲類及七鰓鰻由頭甲類演化而來;但不少學者則認為盲鰻是最原始的無頜類,而七鰓鰻則與古生頭甲類的關係較密切。

有頜類(Gnatha)

具上下頜。多數具胸鰭和腹鰭;內骨骼發達,成體脊索退化,具脊椎,很少具骨質外骨骼。內耳具 3個半規管。鰓由外胚層組織形成。最早的有頜類出現在中志留紀。由盾皮魚綱(Placodermi)、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棘魚綱(Acanthodii)及硬骨魚綱(Osteichthyes)組成,其中第1、3綱只有化石種類,第2、4綱則既有豐富的古生類群,又有眾多的現生類群。

盾皮魚綱

頭及肩帶部被以膜質骨板,頭甲能活動,與軀甲間以關節相接。脊索存在,脊椎僅由髓弓、脈弓及棘組成。尾鰭為原圓形尾或弱歪型尾。存在於上志留紀至下石炭紀,以泥盆紀時最盛。可分為節頸亞綱(Arthro-dira) 和兵魚亞綱(Pterichthyes)。生活於淡水及海水,大多數原始種類及一些進化的種類為海產。最長個體達6米,但多數種類體較短。

軟骨魚綱

內骨骼為軟骨,常鈣化,但無任何真骨組織;體常被盾鱗;上下頜發達,具骨質牙;腦顱為原顱;鰓裂每側5~7個,個別開口於體外,或鰓裂4個,外被膜質假鰓蓋;現生種類雄魚腹鰭裡側有交配器鰭腳;體內受精;腸短,具螺旋瓣;心臟具動脈圓錐;無鰾;無耳石;洩殖腔或有或無;卵大,富於卵黃,卵生、卵胎生或胎生。自泥盆紀至今。軟骨魚綱為世界性分佈,主要棲息於低緯度海區,個別種類棲於淡水。現存種類分屬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和全頭亞綱(Holocephali)。板鰓亞綱具5~7對鰓裂;上頜軟骨不連於頭骨或以韌帶相接;具洩殖腔;雄性無腹前鰭腳和額上鰭腳。全世界共有 600餘種,中國約產 180餘種,沿海均有分佈,以南海為最多。極少數種類如赤可生活在淡水中,鯨鯊(Rhincodontypus)長可達20米,為魚類之最大者。全頭亞綱具4對鰓裂,外被一膜質鰓蓋,後具一總鰓孔;上頜與腦顱癒合;無洩殖腔;雄性除腹鰭裡側具鰭腳外,還具1對腹前鰭腳和1個額鰭腳。全世界有3科6屬約30餘種,中國產2科3屬約5種,均海產,主要分佈於寒帶和深海。

棘魚綱

骨具真正骨細胞。頜由顎方軟骨及米克爾氏軟骨組成,均已骨化,脊索終生存在;具硬棘;背鰭、臀鰭及偶鰭前方具強棘,鰭條為角質鰭條;歪型尾。一般認為它與硬骨魚綱的關係比較接近。存在於上志留紀至下二疊紀。為小型魚類,共有20餘屬,早期多海生,以後進入淡水生活。

硬骨魚綱

內骨骼或多或少骨化,具骨縫,頭部常被膜骨;體被硬鱗或骨鱗,有些被骨板或裸出。鰓孔1對;鰾通常存在;鰭條常分節,為起源於真皮的鱗質鰭條;大多數種類的尾鰭為正型尾。前後半鰓間的鰓間隔退化;腸一般無螺旋瓣;心臟一般無動脈圓錐;無洩殖腔。上志留紀已出現,為現生魚類最繁茂的一大分支。可分為總鰭亞綱(Crossopterygii)、肺魚亞綱(Dipnoi)和輻鰭亞綱(Actinopterygii)等3亞綱,也有將前2亞綱合併為一肉鰭亞綱(Sarcopterygii)的。

(1)總鰭亞綱。出現於下泥盆紀,至石炭紀時頗興盛。具洩殖腔、螺旋瓣及動脈圓錐;偶鰭具中軸骨,部分種類具內鼻孔。原認為這類魚早在中生代已絕滅,但1938年12月在南非近海捕到1尾長1.5米、重50千克的矛尾魚(Latimeria chalumnae),被稱為活化石,以後又陸續發現了100餘尾。

(2)肺魚亞綱。自下泥盆紀存在至今。脊索終生存在,具內鼻孔(由後鼻孔移入口腔而成)。偶鰭具一多節的中軸骨;具洩殖腔、螺旋瓣及動脈圓錐。鰾多泡,1或2葉,可以呼吸空氣,有特殊的肺迴圈,心耳不完全地分為左右兩部分。現生種類有2目3科3屬,共6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南美洲及非洲的淡水。

(3)輻鰭亞綱。是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自上泥盆紀存在至今。偶鰭不具中軸骨;無內鼻孔;通常具鱗質鰭條;鱗為硬鱗或骨鱗;尾鰭一般為正型尾,個別為歪型尾;內骨骼一般為硬骨,上下頜、鰓蓋、肩帶等有膜骨出現;卵小;具發達的動脈球。本亞綱常分3大類,即軟骨硬鱗類(Chondrostei,包括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多鰭魚目Polypteriformes)、全骨魚類(Holostei,包括雀鱔目Lepidosteiformes、弓鰭魚目Amiiformes)和真骨魚類(Teleostei)。最早出現的輻鰭魚類是軟骨硬鱗類的古鱈類(Palaeoniscida),在泥盆紀至白堊紀期間是十分繁盛的一群古生魚類,以後演化出全骨魚類和真骨魚類。現存輻鰭魚類絕大多數屬真骨魚類,可分為30餘目,約2萬種,現今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魚類均屬這一類,其中尤以鯡形目(Clupeiformes)、鮭形目(Salmoniformes)、鯉形目(Cypriniformes)、鱈形目(Gadiformes)及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為重要。鱸形目的種類最多,除鯉形目分佈於淡水、鮭形目多為溯河性魚類外,其他各目主要分佈於海洋。當今世界漁業生產中以鯡形目和鱈形目的產量最高,鱈類次之,兩者產量接近當年世界漁業總產量的一半。中國近海的海產硬骨魚類有2000多種,淡水硬骨魚類有700多種。

魚體構造與生命活動

魚類雖是最低等的脊椎動物,但已具有骨骼、肌肉及消化、迴圈、呼吸、排洩、生殖、神經感覺等相當完備的器官系統,能夠進行極其多樣化的生命活動。其形態構造除與系統發育有聯絡外,更反映了對水環境的高度適應性。

外部形態與運動

魚類的體型對其生活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在:在水體上層生活的魚一般呈紡錘型,在海底生活的魚多帶平扁型,珊瑚礁魚類多為側扁型,營潛居生活的略呈圓筒型。某些在海藻中生活的魚表現為擬態體型。金槍魚的魚雷形體型,具強勁的尾柄與堅韌的新月形尾鰭,最適於快速游泳,時速可高達70公里,已不亞於許多鳥類的飛翔速度。

魚類的運動主要靠按節排列於身體兩側的肌肉交替收縮,使體軀與尾鰭左右劇烈擺動而前進,其他的鰭通常只起平衡與轉向作用。此外,鰓孔向後噴水亦可協助魚體前進。鰭除有輔助運動和平衡作用外,一些魚的某種鰭經變態還可執行其他功能如攻擊、自衛、攝食、生殖、發聲、爬行、滑翔、跳躍、攀緣、呼吸等。硬骨魚類通常具鰾,它對調節魚的比重,幫助浮沉有很大作用。但一些典型的底層魚及某些上層魚的鰾往往退化或消失,因為前者生活的水層變化極小,後者要求在較深的水層中快速升降。

面板、鱗和體色

魚的面板也包括表皮和真皮兩部分。表皮由幾層活細胞所組成,其間分佈有粘液細胞,對減少摩擦和保護肌體有特殊作用,一些無鱗、圓筒形魚類的粘液細胞尤多。珠星是區域性表皮細胞角質化後的產物,它與繁殖活動有關。少數魚類的毒腺和發光器都是表皮的衍生物。

魚的鱗片分盾鱗、硬鱗和骨鱗。軟骨魚的鱗片稱盾鱗。盾鱗與人齒相似,表皮參與形成琺琅質。硬鱗與骨鱗通常單獨由真皮產生而來。骨鱗的帶有彈性與覆瓦式的排列方式既便於行動又利於保護身體。但鱗的大小、數目與結構隨種類而有很大差異,許多魚的鱗片常可用作年齡鑑定。不少快速游泳與營潛居生活的魚的鱗片常退化或消失。

生活於池塘或河流中的魚類體色常是背部深腹部淺,這種不易被敵害發現的單調色彩是魚對環境的一種簡單適應。但生活在海洋特別是珊瑚礁中的魚類往往有各種豔麗的色彩與斑紋。一般可分保護色與警戒色兩種。體色是由真皮中含有黑色素、黃色素和紅色素 3種基本色素的細胞再配合虹彩細胞而形成的。色調的深淺則取決於色素細胞內色素顆粒的集散狀況。

骨骼與肌肉

魚類具有發達的中軸與附肢骨骼,對於保護中樞神經、感覺器官與內臟,支援體軀以及整個身體的活動有重要作用。魚類的中軸骨骼由頭骨(包括腦顱與咽顱)和脊柱所組成。軟骨魚類的頭骨較簡單。如腦顱是一塊小提琴形的軟骨箱;硬骨魚類腦顱則由很多塊硬骨片所組成,除軟骨化骨外,還有膜骨加入。咽顱是圍繞消化道最前端兩側的一組骨骼,用來支援口和鰓。脊柱則由許多塊椎骨所組成。附肢骨骼在奇鰭由支鰭骨支援,偶鰭除支鰭骨外還有帶骨參與支援。硬骨魚類的肩帶往往由若干塊骨片組成,並有膜骨加入。

魚類的平滑肌和心臟肌與高等動物無大差別,但橫紋肌分節現象特別明顯。魚類的橫紋肌都由肌膜或肌腱等結締組織與骨骼相連,可分為體節肌與鰓節肌,其中體節肌又可分為中軸肌和附肢肌,而中軸肌又可分為頭部肌肉與軀幹部肌肉。軀幹部肌肉按節排列呈弓形。但圓口類無水平隔膜,所以不分化為軸上肌和軸下肌。

攝食與消化

魚類的食性通常分成4種類型:濾食性(浮游生物食性),如鰱、鱅、沙丁魚等;草食性,以中國的草魚最典型;肉食性,如凶猛魚類倅、狗魚、烏鱧、帶魚及溫和的魚類如青魚、鯛等;雜食性,鯉魚具代表性。

魚類的消化器官亦可分口、口咽腔、食道、胃(少數無胃)、腸、直腸、肛門等幾部分。軟骨魚類的口一般生在頭的腹面,硬骨魚通常為端位。某些攝食石縫中生物的魚類常具伸長的吻管。凶猛肉食性魚類往往具有利齒與粗短稀疏的鰓耙,且有明顯的胃與較短的腸管。濾食性魚的齒不發達,腸卻很長。圓口類與軟骨魚的腸內具螺旋瓣,可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積。魚類無唾腺。肝臟相當發達,胰臟在軟骨魚具有固定的形態,但硬骨魚的胰臟不定形,且分散在肝或胃腸壁中。硬骨魚常具幽門盲囊,數目依種類而異。肝臟分泌的膽汁主要用來乳化脂肪,在腸中配合胰脂肪酶將脂肪裂解成甘油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在腸中進行,但魚類的澱粉酶一般含量不多,特別是肉食性魚類就不能攝取過多的高碳水化合物食料。胃與胰臟均能分泌蛋白酶,但兩者的性質不完全一樣。胃蛋白酶在胃酸裡能初步水解蛋白質,然後在腸管鹼性的狀態下由胰蛋白酶最終分解成氨基酸。幽門盲囊亦能分泌消化酶,增大吸收面積。魚類食物的消化除與胃腸的收縮運動有關外,還受外界水溫、溶氧量、攝食量、食物的物理狀態與化學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每升高10℃,攝食量約可增加1倍;溶氧量增加1倍也可使餌料係數降低約1倍。

研究魚類的營養學與生長生理,對於魚類人工餌料的配製與水產養殖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迴圈、呼吸與排洩

魚類的心臟一般可分靜脈竇、心耳、心室、動脈圓錐(在硬骨魚完全退化或僅留痕跡)4 個部分。血液由心臟經腹側主動脈進入鰓區。在鰓小片上析散成的微血管網非常稠密,而且微血管與水只相隔兩層細胞,所以水中的氧很容易進入血管內,血液中的代謝廢氣二氧化碳很容易排入水中。因微血管壁極薄,故鰓總呈鮮紅顏色。經氣體交換後的血液,氧含量大大提高,然後離開鰓區分頭向全身各處組織供血。全身血液通過靜脈系統返回心臟,新的迴圈又復開始。

鰓是魚類特有的呼吸器官。鰓的呼吸面就是鰓小片,其面積很大,如每克鯽魚鰓的呼吸面積平均約為1.7平方釐米。魚出水要死,是由於鰓小片失去水的浮托,相互併疊一起,從而大大減少了呼吸面積的緣故。溫度高時魚的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而溶氧反而減少,因此夏季魚池中往往因缺氧而引起魚類窒息死亡。水體表面冰封時也能引起魚類缺氧。少數魚類藉助輔助呼吸器官可暫時離水或在含氧極少的水中行大氣呼吸而生活。如鰻鱺的面板,泥鰍的腸管,黃鱔的咽壁粘膜,烏鱧、鬥魚、攀鱸等的鰓上器官都有這種能力。

魚的排洩器官主要是中腎,由許多腎小管連線腎小體(馬氏體)而成。液態代謝廢物經毛細血管組成的腎小球在腎小囊(鮑氏囊)中過濾。濾液集中到中腎管輸出體外。由於海、淡水滲透壓的不同,海水硬骨魚經常要處於失水狀態,故往往多喝水而少排尿,淡水硬骨魚則反之(見魚類的洄游)。

繁殖與發生

魚類一般為雌雄異體,生殖腺通常成對。軟骨魚類雌體的成熟卵落入體腔由米勒氏管(即輸卵管)輸出,多數硬骨魚類的成熟卵由輸卵管直接排出。軟骨魚類及少數硬骨魚為體內受精,因此性成熟後必須經過交配,行卵胎生、胎生或卵生。多數硬骨魚為體外受精,但亦有配偶或配對現象,所產之卵淡水魚為沉性或浮性,海水魚多數為浮性。魚類的性成熟與種類、營養、水溫、光照等有很大關係,並由促性腺激素(腦垂體分泌)加以調節,因此注射激素可使魚適當提早成熟、產卵。產卵通常需一定的水溫、水流、光照、產卵基質以及異性的存在等條件。受精卵經一定時間孵化,仔魚即可脫膜而出,其時間隨魚卵的大小、性質和水溫變化而差異很大,短的十幾個小時,長的在1500小時左右。溫熱帶魚類的卵通常分幾批產出。產卵量少的魚,其仔魚孵出時往往發育得較好,死亡率較低。某些魚類還有一些特殊的孵卵或保護子嗣的行為。魚的胚胎髮育一般可分為卵裂、原腸胚、神經胚與尾芽等 4個階段。從魚的一生而言,一般又可分為胚胎期、仔魚期、未成熟期與成魚期等發育期,其中仔魚期死亡率最高。

神經與感覺

神經系統對魚類的生命活動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它由腦、腦神經、脊髓與脊神經 4個部分構成,腦和脊髓稱中樞神經,腦神經和脊神經為外周神經。外界的刺激由各種感覺器通過外周神經傳送到中樞神經,在這裡綜合判斷,迅速作出反應。腦起初分前、中、後腦 3部分。以後前腦分化為端腦與間腦,後腦又分化為小腦與延腦。端腦是嗅覺中樞,它又分化為嗅腦和大腦。大腦半球在軟骨魚類比較發達,嗅腦亦如此,這與軟骨魚的嗅覺機能發達有關。間腦亦稱丘腦,位於端腦後面,上方復以中腦。間腦腹面與腦垂體相連,腦垂體的腺垂體部分是分泌多種激素的地方,其中尤以從間葉分泌的生長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最為重要。中腦為一對橢圓形構造,亦稱視葉,為魚類的視覺中樞。小腦位於中腦之後,為一個隆起的球形體,主要管理運動。延腦前接小腦,後續脊髓,它是管理呼吸、迴圈等重要生理活動的多元中樞,第5對以後的腦神經均導源於此。魚類的腦神經一般有10對,從第1至第10對分別為嗅、視、動眼、滑車、三叉、外展、顏面、聽、舌咽、迷走神經。其中第Ⅰ、Ⅱ、Ⅷ對為感覺神經,第Ⅲ、Ⅳ、Ⅵ對為運動神經,其餘4對為混合神經,脊神經亦為混合神經。

魚的感覺器官構造具有適應水棲生活的特點。主要包括:

(1)面板和側線。魚類的面板具有觸覺、溫覺、感知水流和測定方位等功能。側線感覺器位於頭部及身體兩側,其主要作用是測定方向與感知水流。軟骨魚類還具特有的羅倫器官,一端開口於面板表面,一端膨大為甕形,功能除與側線相似外,還是電感受器。

(2)內耳。魚類只有內耳,包括膜質囊和半規管兩部分。膜質囊又分成上部的橢圓囊和下方的球狀囊,瓶狀囊是後者的外突物,或有或無。半規管一般3個,與橢圓囊相接。各囊中有石灰質粒或耳石。內耳各囊及半規管中都充滿淋巴液,其內壁上則有感覺細胞,並和聽神經末梢相聯絡。魚類通常只能感知低於2000赫(人類20~ 20000赫)的聲波,因此內耳對維持魚體平衡的作用可能大於聽覺。惟許多鯉形目魚類的聽覺則相當靈敏,故捕撈時應注意避免發出強音。養魚時亦可利用聲音造成魚類對攝食的條件反射,以便於日常管理。

(3)眼。魚眼構造與人眼無多大差別。但魚無上下眼瞼,無淚腺,角膜較平扁,晶狀體球形,不能調節其弧度,故在清水中視距也不過20米左右。魚眼的大小對環境有很大的適應性。穴居種類眼小,視力退化,甚至少數全盲。棲息於無自然光(陽光)條件下的深海魚眼有的退化,有的則很發達,便於有效利用周圍微弱的生物光。一般夜行性魚類視杆細胞佔絕對優勢,而晝行性魚類則視錐細胞數量較多。魚對光照、顏色、物體形狀與運動著的網具都能作出反應,研究這種反應對捕魚有重要意義。如應用燈光誘捕可提高某些經濟魚類的漁獲率等。魚類通常缺乏眼瞼但一般認為不飢餓的魚都要睡眠,或在白天或在晚間,睡的時間短而睡得深,這時就成為捕撈的好時機。

(4)嗅囊。魚類的嗅囊通常由許多嗅粘膜褶組成。嗅覺細胞分佈其間,基部連線神經末梢,彙總成嗅神經通到端腦。鼻孔一般開於口上方或眼的前方。硬骨魚通常又分為前、後兩個。嗅覺對魚類的覓食、生殖、夜間叢集、警戒反應與洄游迴歸等都有重要作用,軟骨魚類與鰻的嗅覺尤為靈敏。經驗證明對某些魚用香餌引誘所獲獨多。

(5)味蕾。魚的舌很原始,味蕾不多。但體表面、口咽腔壁、口須、鰭膜等處卻分佈有許多味蕾,故其的味覺也相當靈敏,特別是對甜味的感覺要比人類靈敏,但對苦味的感覺不及人靈敏。一般認為魚的感覺不靈敏。如被釣受傷逃脫的魚很快又上鉤,或被釣去眼球的魚回過頭來又吃自己的眼球。

地理分佈與區系

概況

世界現存魚類的分佈極其廣泛,近4000米的高山水域與6000餘米的深海均有其蹤跡,其中海水魚與淡水魚的種數之比大致為 2:1。熱帶的亞馬孫河、扎伊爾河的淡水魚類種數均多達1000餘種,中國的長江有300種左右。就海水魚而論,印度洋-太平洋海區的魚類種數約為大西洋的1倍。影響魚類地理分佈的因素很多,包括鹽度、溫度與水的深度、海流、含氧量、營養鹽、光照、底形底質、食物資源量與食物鏈結構,以及歷史上的海陸變遷等。熱帶地區的魚類區系與種間關係最為複雜。隨著向南北半球的溫帶與寒帶地區推移,其種數逐漸減少至 1/5~1/30,生產量與生物量之比值(P/B)亦大為下降,而種的生物量則增長几十倍,個體的年齡與體長均普遍增大,種群結構趨向複雜,世代更新變慢。另外,在南北半球與大洋的東西兩岸,還分別出現明顯的種的緯向和經向對稱分佈現象。

海洋魚類

海洋魚類80%分佈於淺海的大陸架區,特別是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區。從紅海、印度洋西岸至波里尼西亞群島,從日本南部至澳大利亞北部,有最豐富的魚類區系。如印度尼西亞周圍有海魚3000種以上。從此往東往西往南往北魚的種數都逐漸減少,南北極各只有稍多於 100種的魚類。等溫線與海魚分佈的關係至巨。在南緯15°~30°、北緯20°~30°的南北半球20℃等溫線之間為熱帶海區,南北半球12~20℃等溫線之間為亞熱帶海區, 6~12℃等溫線之間為亞寒帶海區, 6℃等溫線以下為寒帶海區。在寒帶與亞寒帶海區分佈的主要經濟魚類有鯡、鱈、鮭、鰈和鯖等;在亞熱帶海區分佈的主要經濟魚類有沙丁魚、鯷、鰺和鮐;在熱帶、亞熱帶海區則分佈有金槍魚等。

中國鄰近海區的海洋魚類區系約可劃為5個分割槽:

(1)渤海、北黃海分割槽。以暖溫性魚類為主,暖水性次之,冷水性也佔一定比重,如鯡、鱈,其總種數不超過 300種。

(2)南黃海、東海近海分割槽。以暖水性魚類為主,暖溫性次之,冷水性魚類較少。

(3)東海外海分割槽。處於黑潮主幹流經海區,主為暖水性魚類。

(4)南海大陸沿岸分割槽。以暖水性魚類為主,暖溫性次之,但無冷水性魚類。

(5)南海外海分割槽,多為熱帶性的珊瑚礁魚類,總數近千種,唯其種類與南海大陸沿岸者有很大差異。

淡水魚類

通常可分原生與次生兩大類,前者如鯉形目等真正在淡水中發生的魚類,一般也只能在淡水中生活,後者如麗魚科(Cichlidae)以及其他由海洋進入淡水生活的魚類,比較能耐受半鹹水環境。現代研究表明,淡水魚的分佈可能與地球歷史上的地質變遷有關。如澳大利亞除有古老的澳洲肺魚與骨舌科(Osteoglossidae)的鞏魚(Scleropages)2種江河生活的魚類外,幾乎沒有真正的淡水魚類。一般認為可能就是由於在始新世初期即距今4500萬年以前亞、澳兩洲即已分離之故。華萊士線可能就是亞、澳大陸分離的原始界線。該線以西的加裡曼丹有上百種鯉科、鰍科、鱧科等淡水魚,而蘇拉威西以東則一種也沒有。又如更新世以前南美洲與北美洲原不相連,故南美洲與北美洲的魚類很不相同(南美洲沒有鯉科魚類)。相反,南美洲與非洲的魚類卻有許多相似之處(南美洲南端除外),如它們都有豐富的脂鯉亞目、鯰類、麗魚科以及古老的肺魚類區系。其原因,根據古地質學的研究,可能與這兩個洲原本相連,只是在白堊紀末期才分開有關。熱帶亞洲(印度、東南亞)與非洲的魚類也有不少類似之處,如都有鯉科、鱧科、鯰類以及少數麗魚科魚類。原來在白堊紀初期熱帶亞洲與非洲、南美洲都是連在一起以後才分開的。馬達加斯加島除有麗魚科魚類以及一種海鯰外,也缺乏原生的淡水魚類,可見該島與非洲也分離得很早。歐洲、亞洲北部與北美洲的魚類也有一些共同點,如都有鯉科、鰍科、狗魚科與河鱸科等,特別是鯉科魚類,大多數都是自中國經蘇聯向西移入歐洲,東行入北美洲的。由於山脈等的阻隔,歐洲的淡水魚類總共只有近200種,而英倫三島只有20餘種,西班牙半島只有1種。白令海峽陸橋在漸新世的再度連線,曾經為亞洲北部與北美洲淡水魚類的交流,創造了便利條件。

中國的淡水魚類區系亦可分為5個分割槽:

(1)北方山麓分割槽,分佈有北方冷水性魚類,如茴魚、狗魚、江鱈與杜父魚等;

(2)華西高原分割槽,以冷水性、地向性魚類為主,如鯉科的裂腹亞科與條鰍、河鱸等;

(3)寧蒙分割槽,以冷溫性、古老性魚類為主,如刺魚與雅羅魚;

(4)江河平原分割槽,以暖水性、靜水性魚類為主,如胭脂魚科與鯉科的大部分種類;

(5)華南分割槽,以南方暖水性、急流性魚類為主,如鯉科的䰾亞科與平鰭鰍科等。中國的內陸水域不僅有特別豐富的鯉科魚類,並且有像青魚、草魚、鰱、鱅、團頭魴、鯪等優良養殖魚種,如上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水面眾多,雨量充足,這些都為中國淡水養魚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參考文章

在魚類分類中,標本的採集與儲存應注意些什麼?動物魚類性成熟的特點動物分析魚類的生長特性。動物為什麼說禽畜肉類及魚類食品的烹調有學問?飲食三種魚類毒水症的危害及救護水產/漁業魚類搭食臺 養殖效益高水產/漁業秋季謹防魚類易發生“秋瘟”水產/漁業淡水常規魚類養殖夏季注意事項水產/漁業魚類發病兩大高峰期水產/漁業優質經濟魚類--烏蘇裡擬鰈水產/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