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規

[拼音]:qingyu

[英文]:Mylopharyngodon piceus

硬骨魚綱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雅羅魚亞科 (Leuciscinae)青魚屬。又名烏青、螺螄青、黑鯇、青根子,古名。中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與鰱、鱅、草魚合稱“四大家魚”。自黑龍江至珠江的各大水系均有分佈。其中以長江水系的青魚種群為最大。

形態和分佈

體圓筒形。腹部平圓,無腹稜。尾部稍側扁。吻鈍,但較草魚尖突。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眼間隔約為眼徑的3.5倍。鰓耙15~21個,短小,乳突狀。咽齒一行,4(5)/5(4),左右一般不對稱,齒面寬大,臼狀。鱗大,圓形。側線鱗39~45。體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鰭灰黑色,偶鰭尤深。(見彩圖)

生物學特性

青魚棲息的水層很低,一般不遊近水面。多集中在食物豐富的江河彎道和沿江湖泊中攝食肥育,在深水處越冬。行動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狀況與草魚接近,水中溶氧量低於1.6毫克/升時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時開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溫範圍內都能存活。繁殖與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2~28℃。喜微鹼性清瘦水質。主要攝食螺、蜆、幼蚌等貝類,兼食少量水生昆蟲和節肢動物。日攝食量通常為體重的40%左右,環境條件適宜時可達60~70%。仔魚體長7~9毫米時進入混合性營養期,此時一面繼續利用自身的卵黃,一面開始攝食輪蟲和無節幼蟲;10~12毫米時,攝食枝角類、橈足類和搖蚊幼蟲;體長達30毫米左右時食性漸漸分化,開始攝食小螺類。

長江青魚首次成熟的年齡為3~6齡,一般為4~5齡,雄魚提早1~2齡。雌魚成熟個體一般長約1米,重約15千克。雄魚成熟個體一般長約900毫米,重約11千克。繁殖季節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漲即能刺激其產卵。產卵活動較分散,延續時間較長。產卵場分佈於長江重慶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漢水、湘江中也有,但規模不大。絕對懷卵量每千克體重平均為10萬粒(成熟係數14%左右);經人工催產每千克體重約可獲卵 5萬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徑1.5~1.7毫米,吸水膨脹後可達5.0~7.0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後一般只在1分鐘內具有受精能力。胚胎髮育適溫18~30℃,最適溫度26℃±1℃,低於17℃或高於30℃就會引起發育停滯或畸形。在水溫為21~24℃時約35小時孵出仔魚。初孵仔魚淡黃色,長6.4~7.4毫米,略彎曲。青魚苗在卵黃囊消失和鰾出現後,其頭、背呈現“塏”狀黑色花紋。生殖期間,雄魚的胸鰭內側、鰓蓋及頭部出現珠星,雌魚的胸鰭則光滑無珠星。

青魚在“四大家魚”中生長最快。江西湖口青魚生長以1~4齡最快,5~6齡時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魚年增重比雌魚平均少1千克左右。

生產

中國曆來將青魚與鰱、鱅和草魚等混養,成為中國池塘養魚的主要方式。由於主要攝食螺類,有限的餌料資源影響了青魚養殖的發展。現採用人工配合餌料已獲初步成效。餌料中蛋白質應含28~41%,視生長的不同階段增減。當年青魚易患出血症,2齡魚多發腸炎,孢子蟲病和爛鰓病也很常見。自然生長的青魚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也有較重要經濟價值。

青魚肉細嫩鮮美,蛋白質含量超過雞肉,是淡水魚中的上品。以鮮銷為主,熏製品、糟製品以及油浸青魚和茄汁油炸青魚等罐頭也很受歡迎。

參考文章

巧用食鹽防治青魚病水產/漁業青魚出血病防治水產/漁業精養池裡團頭魴青魚共戲水水產/漁業青魚養殖技術水產/漁業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的人工繁殖:出苗與護理水產/漁業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的人工繁殖:親魚培育池設計水產/漁業青魚池塘養殖環境要求水產/漁業青魚池塘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水產/漁業在鮮活狀態下,如何從外部特徵區分草魚和青魚?動物青魚食用的禁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