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巨集觀管理

[拼音]:tiaozhi jietiaoqi

[英文]:modem

在資料通訊中傳送資料時把電碼變換為適合於線路傳輸的訊號,在接收時把來自線路的訊號還原為電碼的裝置,簡稱調解器(modem是modulator-demodulator的縮寫)。調變解調器在中國慣稱為數傳機。數傳機還可以包括差錯控制器(見差錯控制)。使用模擬電話線路傳輸資料需要用調變解調器。

按線路情況調變解調器分為話路、寬頻和基帶三種。

(1)話路調變解調器:用一個模擬電話通路作傳輸線路,可用於遠距離資料傳輸。它通常與線路作電連線;在某些場合,也可以用電話機作聲耦合。

(2)寬頻調變解調器:用多路載波電話的群路作傳輸線路,用於資料傳輸速率較高的場合。

(3)基帶調變解調器:用電纜作基帶傳輸,一般用於市內資料傳輸。

圖中為調變解調器的典型組成。按口電路有多根線與資料終端裝置連線,完成收發資料、定時訊號連線、監視和控制等功能。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 (CCITT)的V.24建議對此介面有規定。擾碼器通常只用於傳輸速率高於或等於4800位元/秒的話路和寬頻調變解調器,將輸入碼變換為“0”或“1”的概率近似相等並且前後獨立的碼。如果不用擾碼器,則輸入長“0”或長“1”時送到線路的是單個音訊訊號,使線路上的放大器的非線性產物增強,並增加收信端定時訊號恢復和自適應均衡的困難。話路和寬頻調變解調器的調製方式(見數字調製)列於表中。基帶調變解調器不用傳統的調製方式,而用碼型變換來使訊號頻譜適合線路傳輸(見基帶傳輸)。均衡器(見均衡技術)也可放在接收低通濾波器之後。話路調變解調器的傳輸速率高於或等於4800位元/秒時,均衡器的特性可隨線路情況而改變,稱之為自適應均衡。經解調、低通、判決、解擾後,恢復發信端碼,再經介面送到資料終端裝置(包括計算機)去。

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對模擬電話網中各種調變解調器的標準提出了 V系列建議(見表)。基帶調變解調器沒有國際標準,一般資料傳輸速率在19.2千位元/秒以下,視電纜特性而定。

現代通訊系統正向全數字化方向發展。在數字電話網中傳輸資料可以不用調變解調器,而用時分複用方法將資料按分配的時隙接入系統。但是,在數字微波中繼、數字衛星等通訊中傳輸多路數字電話訊號,仍需要用調製解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