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發展工作總結範文

國民經濟發展工作總結範文

  *規劃是黨的*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全面完成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任務的關鍵五年規劃,也是道外區區劃調整後,重新整合資源,謀求大發展、快發展,實現“振興新道外、打造中心區”奮鬥目標的重要時期。根據國家、省、市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為規劃好我區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特制定《*市道外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作為組織和推進全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指導性檔案。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一、發展基礎

  “*”期間,全區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屆和*屆*全會的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保持穩定,全面完成了“*”計劃目標和任務,特別是*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全區總面積256.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0.6平方公里,轄22個街道辦事處和一鄉一鎮,人口70萬。新的道外區成為三大中心城區之一,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形成了開放的區位優勢,東部半徑輻射40多個地縣(市),西部半徑連線7個城區和雙城市,是貫通全省東西的必經之地,輻射面廣,具有極大的物資集散能力;形成了優越的交通優勢,區內交通四通八達,哈同公路,同三高速、環城高速貫穿全區,兩大火車站、兩大公路客運站、松花江最大的港口、碼頭,154條鐵路專用線,五橫八縱六節點十八出口的路網分佈構成了十分便捷的交通網路;形成了豐富的資源優勢,天恆山、松花江、阿什河、馬家溝河等自然資源獨具魅力。天恆山是哈爾濱市城郊唯一一座自然山脈,森林覆蓋率70%,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肺和氧吧;形成了突出的產業優勢,產業互為補充,集中了原有兩區“大商貿、大工業”的產業發展特點,以專業市場為龍頭的物流商貿體系不斷壯大,全區擁有的35家大型專業市場佔全市70%以上,中石油哈爾濱石化分公司、哈製藥六廠等大型企業和老鼎豐、老仁義等老品牌獨具特色。尤為重要的是,我區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按照“振興新道外、打造中心區”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實施老城區改造和哈東新區開發戰略的重要思想,得到了省、市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充分認可,為“*”期間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年末,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1億元,比*年增長154.1%,年均增長21%,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最佳化。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53億元,年均增長6.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9.7億元,年均增長1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5億元,年均增長21.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8:55.2:4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89億元,比*年增長87.5%,年均增13.4%。

  農業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期間,我區堅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本著“調優、調強、調新、調活”的原則,加快農業發展步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建立完善了6個種畜禽場,形成了蛋雞、肉羊、奶牛和生豬四大飼養區,順利實現了農業主輔產業換位。到*年末,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2%。特色農業穩步推進;林果業、垂釣業初具規模;胡蘿蔔基地、圓蔥基地、果品基地基本形成;省級無公害基地面積達到6.4萬畝,佔耕地面積55.7%,其中省級無公害食品胡蘿蔔基地生產規模達到1.2萬畝,“沃參”牌胡蘿蔔、“石人溝”牌李子等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大正冷凍加工廠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加大,民主鄉“人畜飲水”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6500延長米主幹線和13.5萬延長米支幹線鋪裝任務,解決了1200餘戶農民飲水難的問題。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進一步加快,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41元。

  工業經濟調整改造步伐加快。“*”期間,以發展新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升級,重點工業企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形成了以雙太電子城、勝意印刷廠、裕昌食品、老鼎豐等為代表的規模骨幹企業群體,紅光鍋爐、團結鍋爐兩大鍋爐廠已由c型鍋爐生產企業提升到a型鍋爐生產企業。電子、機械、化工、建材、食品成為工業經濟的.五大優勢行業。12項老工業基地改造專案實施程序加快,其中3項列入國家專項計劃,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期間,第三產業形成了以紅旗傢俱裝飾材料城、先鋒石材、先鋒建材、生產資料等6大類專業市場群體為龍頭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全區建成並投入運營的各類大型市場62個、物流中心6個、大型超市達到4個。傢俱裝飾材料、陶瓷、石材、鋼材、木材、農資獸藥、中藥材市場成為全省最大的專業市場,家樂福是全市最大的超市。北環燈飾、太古陶瓷水暖器材、品牌汽車街、名小吃街等13條專業街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先鋒路汽車專營街建設成效顯著,汽車品牌店發展到46個,銷售額達到20億元以上。

  全力實施哈東開發戰略。堅持老城區改造與新城區開發相結合,積極搭建城鄉統籌發展、三次產業協調推進平臺,大力啟動哈東開發。科學合理制定哈東開發整體發展藍圖,市規委會和市政府已對哈東新區總體規劃正式批覆,控詳規劃和專項規劃正在申報中。哈東開發申請年度用地指標2.05平方公里,並列入省土地用地規劃中。天鵝湖建設專案正在申報立項,哈東新區一期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列入全市第二批申請國家開行貸款重點建設專案,哈東國際工貿區d號線、6號線道路工程招投標和被拆遷居民安置小區建設的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天恆山風景區總體規劃》完成審批,滑雪場、臥龍寺專案建設進展順利。在全省哈大齊工業走廊簽約儀式上,與新加坡裕廊公司簽訂了哈東開發規劃設計協議書,目前已形成哈東國際工貿區規劃中期成果,為哈東開發爭取列入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創造了有利條件。哈東新區逐漸成為加快老城改造和承接區域產業佈局調整的有效載體。

  各項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期間,按照市委、市政府企業改革“三清四聯動”的工作部署,突出解決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採取多種形式,強力推進區屬企業改革,積極為企業爭取貸款打包、改制扶持資金、並軌資金等政策和資金支援,吸引民間資本和外來投資者參與改革,多渠道籌集企業改制成本,探索股份制改造、整體轉讓出售、兼併重組等改革途徑,確保改制一戶,搞活一戶,進一步增強了體制活力。累計完成企業改制727戶,改制面達88.6%,其中國有企業401戶,集體企業326戶。完成企業並軌166戶,並軌人員達32446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大力精簡和規範了行政審批專案。以事業單的位改革為牽動,整合資源,最佳化佈局,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事業單位向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管理邁出了關鍵的步伐。以實現“四個轉變”為目標,妥善地推進事業是單位改革,累計完成了130家事業我單位改革,事業單位人員精簡比例達14.1%。衛生改革工作不斷深化,順利完成了衛生監督體制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

  民營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期間,以提高非公有經濟發展層次和整體水平為突破口,強化特色產業群、專業市場和品牌專營街載體牽動作用,引導民營企業進行領域、技術、人才、制度創新,重點培育發展牽動力強的特色骨幹企業群體,全區非國有經濟保持快速持續發展。黑天鵝家電、一手食品、裕昌食品在國內14個城市發展了近百家連鎖店,成為省內外知名品牌。聖中集團、雙太電子、仁皇藥業成為我市“小巨人”企業俱樂部成員。海升龍房地產開發集團、宏大房地產開發公司等民營企業對區級財政增長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民營經濟主體地位進一步突出,到*年末,我區私營企業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預計發展到2410戶。區個體私營業戶預計達25066戶,註冊資金達到40.94億元,其中非公有企業預計發展到3597戶,非公有經濟預計實現總產值169.4億元,佔全區總產值的67.3%。非公有經濟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期間,把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作為道外區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指導方針,積極促進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相融合,中心城區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積極推進老城區改造,拆除危房棚戶區26片,拆遷面積311.4萬平方米,新建成居住小區23個,新建面積422.9萬平方米,42300戶居民遷入新居。綜合治理改造16條路151310平方米,完成58條土路改造265415平方米,完成27條背街巷改造119035平方米,維修養護街路415條230515平方米。城區綠化面積增加101萬平方米,綠地總面積增加191萬平方米,綠地率由11.94%提高到13.41%,公共綠地面積增加134 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每人3.6平方米提高到每人5.07平方米。投資2500萬元,對以廊橋為中心的4.3萬平方米區域進行改造,建成了維也納音樂廣場、啤酒文化廣場及清真寺廣場,保障街、黎華街市民休閒廣場,彰顯特色文化,改善了群眾居住環境,為打造太平商業圈奠定了基礎。結合城市危房區改造,完成哈爾濱道臺府工程的修復建設,已成為哈爾濱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樹立歷史文化名城形象,擴建靖宇公園廣場4000餘平方米,靖宇公園成為全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突出汽車文化主題,對先鋒路沿街建築、綠地等進行改造,為先鋒路汽車文化一條街大規模招商建設、形成叢集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期間,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人才工作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位居全市第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深入實施“三名”工程,第12中學圓滿透過省級示範性高中的研評。素質教育成果顯著,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經驗在全省推廣。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校舍15所,全面改造30所校舍,建設教師住宅114760平方米,為1245戶教師解決了住房困難。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三次獲得德育先進區稱號,連續4年在全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獲團體總分第二名,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獲全省聯檢第一名,我區在全市綜合督導評估中名列第一名。全區勞動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構建、完善了“五位一體”的勞動力動態管理服務模式,開發社會崗位8萬個,安置各類下崗失業人員6萬人次,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5萬人次,社會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穩步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了8.5萬人、2.6萬人、5.2萬人。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再就業先進單位。實現了“四五”普法規劃中提出的“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目標。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醫療衛生單位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新組建了道外區衛生監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衛生防病工作得到加強,代表黑龍江省接受國家計劃免疫綜合審評,榮獲全國牙病防治先進區稱號。社群衛生服務得到全面發展,累計建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13個、社群衛生服務站30個、新建民營醫院10所。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管理、全面推進、優質服務,開展生殖保健,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載體,建設社會主義人口和生育文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86%以內,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態勢。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在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會議上介紹了經驗,優質服務工作透過國家檢查,被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區”的光榮稱號。

  “*”期間,雖然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一是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進展不快,產業佈局和結構不盡合理,財政支撐能力較弱,整體素質亟待提高。商貿業層次不高、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工業優勢不明顯、效益較低,農業產業化程序緩慢,財政收支矛盾還比較突出。二是承接專案的空間不大,土地“瓶頸”問題制約了專案的進入,大專案建設的生成機制還不完善。三是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包袱沉重、無力支付改革成本等矛盾較為突出,企業改革難度大。四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老城區復興改造任務仍很艱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還不能完全讓群眾滿意。對這些制約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期間認真加以解決。

  二、發展環境

  未來五年,是按照黨的*大和*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方向、總體目標奮力前進的五年,也是我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有利條件,抓住戰略機遇時期,在高起點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五年,更是我們全力“打造中心區”、構建和諧道外拼搏奮鬥的五年。

  從國內外形勢看,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使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絡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為“*”時期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國內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國家繼續支援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吸引國際、國內資本加速區域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利條件。省、市以“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為主題,深入實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加快推進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建設,為我們搶抓機遇、加快產業和空間發展佈局調整、更大限度地爭取政策資金支援創造了有利條件。從區情分析,我區也具備了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條件。一是哈東新區建設已進入啟動實施階段,後發優勢逐步顯現;二是天恆山、天鵝湖具備了開發條件,將為打造新興旅遊大區奠定基礎;三是隨著兩個商圈的提升壯大和三馬地區改造、哈爾濱老城恢復保護、沿江經濟帶開發等專案的實施,老城復興改造將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四是我區的文化、教育、科技資源十分豐富歷史積澱深厚,在設施、人才等方面獨具優勢,推動區域加快發展的潛力十分巨大。這些都為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及改變城鄉面貌,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建設新道外,打造中心區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