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科學院控制問題研究所

[拼音]:fushi he fangfu

[英文]:corrosion and its prevention

由環境引起的材料破壞或變質稱為腐蝕。為防止或減少腐蝕對材料的損害,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需要採取各種有效的防腐蝕措施。金屬和合金的腐蝕主要是由於化學或電化學作用引起的破壞;有時還包含機械、物理或生物作用;也有少數屬於單純物理作用的破壞,如合金在液態金屬或熔鹽、熔鹼中的物理溶解。非金屬(如塑料、木材、水泥等)的腐蝕破壞一般是由於直接的化學作用或物理作用(如氧化、溶解、溶脹等)引起的。單純的機械破壞不屬於腐蝕的範疇。金屬的腐蝕對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據發達國家統計,每年由於金屬腐蝕造成的直接損失約佔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遠遠超過一年中火災、水災、風災、地震等損失(多年平均值)的總和。

在化工企業的生產環境中,有腐蝕性很強的酸、鹼、鹽溶液,以及含雜質的水和氣體等,且經常伴有高溫、高速的影響,因此腐蝕特別嚴重。腐蝕不僅使化工材料損耗,裝置報廢,還可能引起間接損失。如停工減產,物料流失,以至造成汙染、著火、爆炸等。一般間接損失比材料和裝置的直接損失更為嚴重,根據中國1980年對43個化工企業的調查,一年中由於腐蝕損失的碳鋼材達38kt、不鏽鋼15kt、有色金屬13kt。摺合全年總損失約為11000萬元。

腐蝕的型別

可分為溼腐蝕和幹腐蝕兩類。溼腐蝕指金屬在有水存在下的腐蝕,幹腐蝕則指在無液態水存在下的幹氣體中的腐蝕。由於大氣中普遍含有水,化工生產中也經常處理各種水溶液,因此溼腐蝕是最常見的,但高溫操作時幹腐蝕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溼腐蝕

金屬在水溶液中的腐蝕是一種電化學反應(圖1)。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個陽極和陰極區隔離的腐蝕電池,金屬在溶液中失去電子,變成帶正電的離子,這是一個氧化過程即陽極過程。與此同時在接觸水溶液的金屬表面,電子有大量機會被溶液中的某種物質中和,中和電子的過程是還原過程,即陰極過程。常見的陰極過程有氧被還原、氫氣釋放、氧化劑被還原和貴金屬沉積等。

隨著腐蝕過程的進行,在多數情況下,陰極或陽極過程會受到阻滯而變慢,這個現象稱為極化,金屬的腐蝕隨極化而減緩。

幹腐蝕

一般指在高溫氣體中發生的腐蝕,常見的是高溫氧化。在高溫氣體中,金屬表面產生一層氧化膜,膜的性質和生長規律決定金屬的耐腐蝕性。膜的生長規律可分為直線規律、拋物線規律和對數規律。直線規律的氧化最危險,因為金屬失重隨時間以恆速上升。拋物線和對數的規律是氧化速度隨膜厚增長而下降,較安全,如鋁在常溫氧化遵循對數規律,幾天後膜的生長就停止,因此它有良好的耐大氣氧化性。

腐蝕的形態

可分為均勻腐蝕和區域性腐蝕兩種。在化工生產中,後者的危害更嚴重。

均勻腐蝕

腐蝕發生在金屬表面的全部或大部,也稱全面腐蝕。多數情況下,金屬表面會生成保護性的腐蝕產物膜,使腐蝕變慢。有些金屬,如鋼鐵在鹽酸中,不產生膜而迅速溶解。通常用平均腐蝕率(即材料厚度每年損失若干毫米)作為衡量均勻腐蝕的程度,也作為選材的原則,一般年腐蝕率小於1~1.5mm,可認為合用(有合理的使用壽命)。

區域性腐蝕

腐蝕只發生在金屬表面的區域性。其危害性比均勻腐蝕嚴重得多,它約佔化工機械腐蝕破壞總數的70%,而且可能是突發性和災難性的,會引起爆炸、火災等事故。它可分為下列幾類:

(1)孔蝕在金屬表面的區域性,形成大小、深淺和形狀不同的孔,嚴重時可使器壁穿透。孔蝕通常發生於表面有保護膜(鈍化膜)的金屬,如不鏽鋼、鈦和鋁合金等。由於表面區域性存在缺陷,溶液內又含有能破壞鈍化膜的活性離子(Cl-,Br-),因此膜的區域性破口就成為腐蝕電池的陽極,周圍的膜成為陰極,電流高度集中,使腐蝕向孔內迅速發展。

(2)縫隙腐蝕發生在裝置的縫隙內,如焊、鉚縫、墊片或沉積物與金屬的間隙等,它是孔蝕的一種特殊形態。

(3)晶間腐蝕由於金屬的不適當熱處理或冷加工,引起晶界變化,如晶界沉積了雜質,或某種元素增多或減少,使晶界成為易腐蝕的通道。腐蝕由表面沿晶界向內部發展,外表看不出腐蝕跡象,但金屬失去了強度。

(4)應力腐蝕破裂在腐蝕與拉應力同時作用下,金屬或合金產生的破裂。應力的主要來源是由焊接、冷加工等產生的殘餘應力。這是一種最危險的腐蝕形態,主要發生在特定的材料-環境體系中,例如奧氏體不鏽鋼在含Cl-溶液中,碳鋼在含NO婣溶液中,銅合金在含NH3大氣中,等等。

(5)腐蝕疲勞由週期應力(應力方向和大小發生週期性地變化)與腐蝕的共同作用而引起金屬的破裂。一般金屬當承受的週期應力超過疲勞極限值時,都將產生破裂,但在腐蝕環境中,疲勞極限值大大下降(圖2)。任何腐蝕環境都可以引起腐蝕疲勞,振動部件如泵軸和杆、螺旋槳軸、油氣井管、吊索以及由於溫度變化產生週期熱應力的換熱管和鍋爐管等,都容易產生腐蝕疲勞。

(6)選擇性腐蝕成分和結構不均一的工業材料在一定腐蝕環境中,一部分元素被腐蝕浸出,只剩下由其餘組分構成的海綿狀物質,完全喪失了材料原來的強度和延性。如黃銅脫鋅(鋅從黃銅中腐蝕脫離)、鑄鐵石墨化(鐵溶解,只剩下石墨網狀體)等均屬此類腐蝕。

(7)磨損腐蝕金屬表面同時受流體(或同時含有固體粒子)的磨損和腐蝕作用引起的破壞。在高流速的衝擊下,金屬表面膜被破壞,破口處的金屬因而加速腐蝕,暴露在高流速氣體和液體中的裝置,如管、三通、閥、鼓風機、離心機、葉輪、有攪拌的容器、換熱器和排風道等,都能產生磨損腐蝕。

防腐蝕方法

不同材料在不同環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耐蝕效能,對於特定環境,正確選用耐蝕效能較好並滿足其他條件的材料,以得到合理的使用壽命,這是防止或減輕腐蝕的重要方法。其他防腐蝕方法有:

選用隔離層

用一層薄的、耐蝕性強的貴重材料為隔離層,保護耐蝕性較低、強度高且價格低廉的底層材料(如鋼鐵)。在化工生產中廣泛採用的保護隔離層有:橡膠襯裡,塑料襯裡,矽質磚和石墨磚襯裡,不鏽鋼、鎳、鈦、銀等金屬襯裡。此外,在大氣、水等輕腐蝕環境中的材料,廣泛採用有機或無機塗料作防護層。

陰極保護

在被保護材料上通入一定的陰極電流,電位下降到區域性陽極的開路電位時,區域性的陽極腐蝕電流就完全被抵消,材料停止腐蝕。陰極保護廣泛用於地下管道、其他地下金屬裝置、水槽、海水中裝置和船等。它常和塗料聯合採用,以減小輸入的電流。

陽極保護

對可鈍化的金屬(如鐵或不鏽鋼)通入陽極電流,使其在特定環境中達到鈍態,因而獲得保護,如在硫酸、磷酸、碳酸氫銨液和氨水等生產裝置上應用。

控制腐蝕環境

消除和控制環境中引起腐蝕的因素,腐蝕就能停止。例如:鍋爐給水採取去氧操作;在化工生產的冷卻水中加緩蝕劑、酸、鹼以調節pH,也用冷卻或隔熱的辦法,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