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布

[拼音]:daba

[英文]:dam

堤壩式水電站中的主要壅水建築物。又稱攔河壩。其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形成上游調節水庫。壩的高度取決於樞紐地形、地質條件,淹沒範圍,人口遷移,上、下游梯級水電站的關係以及動能指標等。截至1989年,中國大陸水電站最高的大壩的高度為178米,世界上最高的大壩的高度為 325米(土石壩)。大壩的安全極其重要,所以應加強對大壩安全的監測。建壩過程中及建壩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應充分考慮。

大壩可分為混凝土壩和土石壩兩大類。大壩的型別根據壩址的自然條件、建築材料、施工場地、導流、工期、造價等綜合比較選定。

混凝土壩

分為重力壩、拱壩和支墩壩3種類型。

(1)重力壩:依靠壩體自重與基礎間產生的摩擦力來承受水的推力而維持穩定。重力壩(圖1)

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施工較容易,耐久性好,適宜於在岩基上進行高壩建築,便於設定洩水建築物。但重力壩體積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強度未能充分利用。

(2)拱壩:為一空間殼體結構,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遊,利用拱的作用將所承受的水平載荷變為軸向壓力傳至兩岸基岩,兩岸拱座支撐壩體,保持壩體穩定。拱壩具有較高的超載能力。拱壩對地基和兩岸岩石要求較高,施工上亦較重力壩難度大。在兩岸岩基堅硬完整的狹窄河谷壩址,特別適於建造拱壩。一般把壩底厚度T與最大壩高H的比值(T/H)小於0.1 的稱為薄拱壩;在0.1~0.3間的稱為拱壩;在 0.4~0.6間的稱為重力拱壩。若T/H 值更大時, 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於重力壩。

(3)支墩壩:由傾斜的蓋面和支墩組成。支墩支撐著蓋面,水壓力由蓋面傳給支墩,再由支墩傳給地基。支墩壩是最經濟可靠的壩型之一,與重力壩相比具有體積小、造價低、適應地基的能力較強等優點。按蓋面形式,支墩壩主要可分為3種:蓋面為平板狀的稱為平板壩;蓋面為拱形的稱為連拱壩(圖2);

蓋面由支墩上游端加厚形成的稱為大頭壩。支墩壩一般為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重力壩比較,支墩壩具有如下特點:上游蓋面常做成傾斜狀,蓋面上水重可幫助穩定壩體;支墩壩構件單薄,內部應力均勻,能充分發揮材料的強度;支墩的側向剛度較小,設計時應對側向地震時支墩的工作條件進行驗算;支墩壩對地基條件的要求較重力壩高。

土石壩

包括土壩、堆石壩、土石混合壩等,又統稱為當地材料壩。它具有就地取材、節約水泥、對壩址地基條件要求較低等優點。一般當地材料壩由壩體、防滲體、排水體、護坡等4部分組成。 ①壩體:壩的主要組成部分。壩體在水壓力與自重作用下主要靠壩體自重維持穩定。

(2)防滲體:主要作用是減少自上游向下遊的滲透水量,一般有心牆、斜牆、鋪蓋等。

(3)排水體:主要作用是引走由上游滲向下遊的滲透水,增強下游護坡的穩定性。

(4)護坡:防止波浪、冰層、溫度變化和雨水徑流等對壩體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