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蝕

[拼音]:huanjichun

[英文]:cyclohexanol

又名六氫化苯酚。無色粘性液體,沸點161.1℃,凝固點 25.15℃。主要用於製取環己酮(進一步製取己內醯胺)和己二酸,還用以製取增塑劑(如鄰苯二甲酸環己酯)、表面活性劑以及用作工業溶劑等。生產方法主要為苯酚加氫法和環己烷氧化法。

苯酚加氫法

1906年,Β.Н.伊帕季耶夫通過苯酚加氫製得環己醇,並在德國巴登苯胺純鹼公司首先實現工業化。苯酚加氫一般採用鎳催化劑,反應式如下:

反應溫度150℃、壓力2.5MPa,產率接近理論值,產品純度高,反應平穩。進入60年代,鑑於原料價格的因素,環己烷氧化法逐步取代了苯酚加氫法。

環己烷氧化法

環己烷氧化反應比較複雜,它首先生成環己基過氧化氫,然後分解為環己醇和環己酮(圖1)。

各反應過程的速度常數比:k1/k2=3.7;k3/k4=1.4;k3/k1=24;k4/k2=66。這些比值幾乎不受溫度影響。它表明:

(1)環己醇和環己酮比環己烷更容易氧化;

(2)大部分環己酮是由環己醇氧化生成,環己酮又會生成各種氧化副產物。反應可在催化劑存在下進行,也可不用催化劑。常用的催化劑有:鈷鹽(環烷酸鈷、油酸鈷等)和硼酸,用鈷鹽催化劑時,所得酮醇混合物(俗稱酮醇油即KA油)之酮醇比為1:1~2,硼酸催化時則1:9,但需增設硼酸回收系統。不用催化劑的工藝,則設有環己基過氧化氫的催化分解系統。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是鈷鹽法(圖2)。

含有100ppm環烷酸鈷的新鮮環己烷與迴圈環己烷混合,在三級串聯的反應器中用空氣氧化,溫度150~160℃、壓力 0.8~1.0MPa、反應時間 10~15min、單程轉化率4%~6%。反應尾氣經冷凝回收其中的環己烷和高沸物後放空。液相氧化產物經過鹼洗皂化和水洗除去雜質後,蒸餾回收其中90%以上的環己烷,迴圈使用。在進一步脫除輕重組分後,便可獲得醇酮混合物,經過精餾,便分離出環己醇和環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