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
[拼音]:tu de kangjian qiangdu
[英文]:shear strength of soil
土體抵抗剪下破壞的能力。土可以由於拉力過大而開裂,也可以由於剪力過大而破壞。土體中各點的抗剪強度或所承受的剪應力都可以是不均勻的。因此,土體的剪下破壞可能是整體破壞,也可能是區域性破壞。工程上有許多情況(如地基承載力、土坡穩定以及擋土牆的土壓力等)主要考慮剪下問題。而在粘性土坡穩定性的分析中則要考慮三個問題:計算方法、抗剪強度 τ和安全係數的確定,三者是互相關聯和協調的。
淨潔砂的抗剪強度
砂的抗剪強度是由顆粒間摩擦角的抵抗力產生的,可由直接剪力儀測定。將結果繪成σ-τf曲線(圖1),並用下式表達:
τf=σtg嗘 (1)
式中τf為抗剪強度;σ為剪下破壞面上的法向壓力;嗘為砂的內摩擦角,其值主要隨砂的密度、顆粒的粗糙度和粒徑級配的均勻性而變,可從疏鬆粉砂的28°到密實粗砂的41°。對於中小型工程,嗘值可查有關書籍中的試驗結果,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可不另進行試驗。
砂的抗剪強度比較嚴密的表示式:
τf=σ′tg嗘′或τf=(σ-u)tg嗘′(2)
式中 σ和σ′分別為剪切面上的總應力和有效正應力;u為孔隙壓力;嗘′為有效內摩擦角。對於透水性較大的砂,用有效應力表達的嗘′ 角稍大於但又接近於總應力的嗘角。
產生孔隙壓力的來源可能有:
(1)外加荷載;
(2)滲透浮托力或砂層中有承壓水;
(3)外界的振動,如爆破、地震或機械振動。以浮托力為例,當砂體中某一點的 u等於σ時,抗剪強度τf等於零,工程上稱為流砂狀態。
飽和粘性土的抗剪強度
粘性土的抗剪強度也可用直接剪力儀測定,但它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缺點:
(1)不能嚴格控制排水條件;
(2)不能量測孔隙水壓力;
(3)試件的破壞面限定在上下匣之間的平面,而不是順著試件最薄弱的面破壞;
(4)試件中應力和應變分佈不均勻。為此,現多用三軸壓力儀測定。
影響粘性土的抗剪強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以排水條件最為重要。按排水條件試驗可分為三種:
(1)不排水剪下;
(2)固結不排水剪下;
(3)固結排水剪下。後一種試驗得出的試驗結果與第二種差別不大,而要使剪下時的孔隙壓力完全消散,必須剪下得很緩慢,這樣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在實用上一般不做固結排水剪下試驗。
非飽和粘性土的抗剪強度
實用上大多采用總應力法以表述其抗剪強度。
堅硬或裂隙粘性土的抗剪強度
這類土多數屬於高度超壓密土,用特製儀器(如環剪儀或往復剪力儀)試驗得出的應力-應變曲線(圖2a),在峰值之後經繼續剪下變形的強度為殘餘強度。對應於峰值和殘餘強度的破壞包線分別為AB和CD(圖2b),CD線的c′(多數情況之下c′接近於零)和嗘′值遠小於AB線的c′、嗘′值。實用上採用殘餘強度分析堅硬或裂隙粘性土坡的穩定性,並認為比較接近實際。
原位測定土抗剪強度
在現場直接測定土層不同深度的抗剪強度。其優點是可避免取土、運輸和室內試驗對土樣的擾動及應力釋放。原位測定的方法主要有:十字板、旁壓儀和靜力觸探等試驗(見土工試驗和現場原型觀測),通常都是用以測定飽和粘性土層的不排水抗剪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