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裝置

[拼音]:zhongguo niegu gongye

[英文]:nickel and cobalt industry in China

中國已探明的鎳礦儲量居世界第五位,鈷礦儲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有著名的金川鎳礦以及吉林磐石鎳礦、海南島和雲南的鈷礦等。

現代鎳、鈷工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50年代建設了四川會理鎳礦,60年代以來,相繼建設了吉林磐石鎳礦以及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這個公司已成為中國鎳、鈷和鉑族金屬的重要基地之一。

鎳冶煉的工藝和裝置不斷在改進。50年代採用燒結盤、鼓風爐和轉爐產出高冰鎳,再進行分層熔鍊,將硫化鎳電解成電解鎳。60年代以來,採用大型迴轉窯焙燒代替燒結盤;礦熱電爐代替鼓風爐;高冰鎳磨浮法代替分層熔鍊。80年代初鎳精礦的制粒半氧化焙燒試驗成功,即可代替迴轉窯焙燒,以提高硫的利用率。今後將在金川有色金屬公司第二期建設工程中採用閃速熔鍊和高冰鎳選擇性浸出、電積法以生產電鎳。

鈷的生產在50~60年代,主要靠收購廣東、江西等地區的鈷土礦進行冶煉,生產氧化鈷和電解鈷。由於資源不足,曾進口摩洛哥的砷鈷礦生產電解鈷和氧化鈷,並副產硫酸鎳和三氧化二砷。70年代中停止了這項進口之後,鈷的原料一部分來源於鎳礦石,一部分來源於鐵礦石和銅礦的副產品。鐵礦和銅礦副產的鈷、硫精礦,經焙燒,從煙氣中回收二氧化硫以生產硫酸(副產品),焙燒礦經浸取、溶劑萃取等工藝過程生產電解鈷和氧化鈷。隨著原料的改變,鈷冶煉的工藝和裝置也在改進。50年代主要用鼓風爐還原熔煉;60年代主要用電爐熔鍊,並逐步採用溶劑萃取的新工藝。

1982年,中國鎳的產量是1965年的3.6倍,鈷產量是1965年的2.7倍。(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