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眾託
[拼音]:shuili yuye
[英文]:fishery in water conservancy
利用水利工程形成的水域,以及工程管護範圍內其他水土資源進行的水產養殖和捕撈業。水利漁業是水利工程效益的一部分,須在確保工程安全和統籌兼顧防洪、灌溉、水力發電、供水、水土保持、航運等綜合效益的前提下組織實施。廣義的水利漁業還包括在流域開發治理規劃中同步編制漁業規劃,以及在水利工程規劃中研究工程對漁業資源的影響、對策及其組織實施兩大內容。
水利漁業是由於水利建設而發展起來的新型漁業,其水平和動態,與水利、水產兩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例如,中國水庫養魚總產和平均畝產比較高以及在理論上和技術上有許多創新,都與中國適於養魚的小型水庫多,池塘養魚經驗豐富有直接關係;美國遊釣活動普及,所以在水庫中主要是發展遊釣漁業;非洲水庫偏於捕撈天然魚類,人工養殖較少;印度則粗養比重大;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末規劃開發伏爾加河時即進行了漁業規劃,60年來在理論研究和實用技術的許多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但終因巨型電站水庫多,並限於水文氣象條件和魚類組成不理想,總產和平均畝產都難以提高。目前,大力發揮水土資源優勢,採用多層次高效率利用水資源以及飼料、肥料的增養殖新工藝、新技術,力爭大幅度增產是各國水利漁業的共同趨勢。
水庫養魚
攔河築壩形成的水庫,其養魚產量一般比原河段高几十倍至百倍以上,是水利漁業的主體。中國8萬多座水庫的3000萬畝水面,約佔全國淡水可養魚水面的40%,歷來投放鰱、鱅魚種,利用天然餌料粗養。1986年已養魚水面2100多萬畝,總產23.6萬t,一般每投放魚種1kg,可產成魚5~7kg左右。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水庫發揮水面寬廣,庫水理化性質適宜,消落區、庫汊、荒坡眾多等有利條件,實行利用水庫及其毗連陸地進行以漁為主、漁農牧結合的高效益開發性生產,發展精養、半精養和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經營管理的漁業。其中化肥養魚(即在水中施化肥,繁殖浮游生物做為餌料養魚)、攔截庫灣養魚、網箱養魚的畝產分別達到數十、數百和數萬分斤,鯉、麗鯛(羅非魚)、鱖、鯇、鯿等高檔魚比重也正迅速增加,使水庫成為發展淡水漁業的重要基地。
溝渠塘堰養魚
利用排灌區、堤、閘壩等工程管護範圍內的溝渠、塘堰、河道等水域養魚,是水利漁業的另一領域。這類水域量多面廣,多數有水位落差、水質清新、溶氧量高,可因地制宜實行整個水域精養、半精養,可設定網箱,箱內精養箱外粗養,還可發展高密度流水養魚,顯著提高養魚的產量、產值和經濟效益。四川省眉山縣1986年在流水渠道中開展網箱養鯉,平均畝產2.16萬kg,每畝純收益3.8萬元,分別超過了精養魚塘的10倍和100倍。
圍攔灘塗養殖
在沿海擋潮堤、擋潮閘、潮汐電站的水庫和圍墾工程管護範圍內的灘塗上養殖蝦、貝、魚、藻等,是中國水利漁業的新領域,迄今只約10年曆史。1986年,閩魯兩省已利用這類灘塗的8%左右,對蝦、扇貝等產量均近千噸。與尋常海水養殖業比較,它可借原有海堤抗禦風災,利用現成排灌渠系調節水質,有的還可借漲落潮換水,具有交通和能源條件較好等許多優勢,且生產安全,潛力巨大。
水利漁業是節水、 節糧、 節能和節約土地型漁業。發展水利漁業,有利於改善漁業格局,提高人均食魚水平,部分或全部補償淹沒損失。水利部門經營管理水利漁業,還利於漁業設施配套,確保工程安全和發揮工程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