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潤滑系統

[拼音]:Wuhan chengshi guihua

[英文]:planning of Wuhan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東部。市區由隔長江和漢水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部分組成,通稱武漢三鎮。全市總面積8216平方公里,總人口 608萬人(1985),轄六個城區、三個郊區和四個縣。市區(不包括四個縣)面積137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0.1平方公里,人口293萬人(1985)。

沿革

長江以北的漢陽在漢朝就築有城壘;長江以南的武昌在三國時築城;漢口始建於南北朝。漢口和漢陽原為一體,明成化元年(1465)漢水由龜山南麓改道由龜山北麓注入長江,自此兩鎮分開。

武漢自唐宋以來已是商業重鎮,為周圍地區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南宋時盛極一時,明清時期,漢口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1858年,漢口被闢為商埠後,對外貿易總額在上海、天津、廣州各大城市中常居前列;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不少文物古蹟。

城市建設

從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起武漢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建設,建設了武漢鋼鐵公司、重型機床廠、鍋爐廠、熱電廠和肉類聯合加工廠等,開闢了青山、中北路、石牌嶺、白沙洲、易家墩、堤角、廟山等工業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地方工業發展較快,又建設了關山、餘家頭、七裡廟、鸚鵡洲、唐家墩等工業區;在遠離市區的葛店,開闢了化學工業區。1971年以來,還建成武漢鋼鐵公司的冷軋、熱軋帶鋼廠(1700軋機)等和武漢石油化工總廠,成為綜合性的工業基地。

武漢已成為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到1985年,武漢地區港口有碼頭510座,363個泊位,年貨物吞吐量2600萬噸。在河港中,武漢港的吞吐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1980年武漢被定為長江外貿口岸之一,終年有海輪通往日本、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地。武漢鐵路樞紐站連線京廣、漢丹、武大3條鐵路幹線,6條支線。長江大橋、漢水鐵路橋和兩座漢水公路橋的建成,改善了京廣線的運輸條件,方便了市內交通,將武漢三鎮聯結在一起。武漢通往各地的公路網也已形成。

武漢又是重要的教育、科學研究基地。1985年有高等院校34所,在校學生87668人。市級以上的自然科學研究機構133個。

從1949年到1985年,武漢新建住宅面積2400多萬平方米,相當於原有住宅面積的四倍。全市的道路總長1229公里,公共汽車、電車行駛路線100多條。渡江輪渡航線15條。市內共有水廠11座,日製水能力193.6萬噸;排水管道總長785公里。市區有堤防308公里。建設了東湖風景區、月湖古琴臺、解放公園等園林20餘處,重建了黃鶴樓、晴川閣、長春觀等古蹟,新建了展覽館、體育館、賓館、商場、辦公樓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築。

城市規劃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武漢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武漢市從1953年起著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當時的規劃基本上確定了城市功能分割槽和道路骨架,各項佈局比較合理,不足之處是過於強調空間幾何構圖,採取了單中心封閉式的佈局。1959年對原有規劃方案進行了區域性的修改調整。1979年根據控制大城市、發展中小城市、城鄉規劃一體的原則,重新修訂了總體規劃。這個規劃確定了武漢市的城市性質為:湖北省的省會,歷史文化名城,華中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內陸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對外通商口岸,以冶金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根據三鎮的不同特點進行建設:漢口以商業和金融為主,武昌以文教、科學技術、資訊研究為主,漢陽以旅遊和新興產業開發為主。這個規劃方案將城區、近郊區、縣區、工業城鎮和農村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在改造舊城區,完成中心城外圍新區配套建設的同時,重點開發長江兩岸的葛店、陽邏、金口等衛星城鎮。在規劃中,採取以武漢三鎮為中心、長江為主軸、京廣鐵路線為次軸、向公路幹線和漢水流域展開的佈局結構,形成多中心多層次的城鎮群體。市區部分將依據江河湖山交叉分割地塊的自然形態和三鎮鼎立的特點,形成沿江河帶形展開,繞湖山分割槽成片的佈局。若干個多功能綜合區既相對獨立,又與三鎮中心城組成一個整體。在組團之間,利用地形留出一些綠化空間,佈置點、線、面結合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使各區、片之間能取得方便的聯絡,在長江、漢水上規劃建設多座橋樑。全市道路溝通成環,並以環形放射的主幹道系統,連結各片,形成功能劃分明確、交通運輸方便的城市道路系統。在主幹道和江河兩岸重點對景地段,規劃建設一些高層建築,使城市輪廓更加鮮明。同城區中心的“龜蛇鎖大江”、“一橋飛架南北”的優美壯觀的輪廓線呼應,東聯洪山和東湖,西聯月湖和墨水湖風景區,構成橫貫城中的風景軸線。黃鶴樓、晴川閣隔江對峙,更多的文物古蹟風景點,則分散在河川山湖之間。(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