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拼音]:Li Ji

中國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號濟之,湖北省鍾祥縣人。1911 年入清華學堂。1918 年留學美國克拉克大學。1923年獲哈佛大學研究院人類學博士。回國後任南開大學人類學教授、文科主任。1925年應聘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次年與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合作發掘山西西陰村遺址。從1928年起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組長,主持河南安陽殷墟、山東歷城城子崖發掘工作。1934年7月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籌劃館址建設工作,並先後兼任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北平歷史博物館籌委、中央古物管理委員會常委、中央研究院評議員、中國博物館協會執行委員等。1936年赴英國、瑞典講學,考察歐美博物館。抗日戰爭爆發後,組織中央博物院遷往內地,在困難條件下開展博物館與考古工作。1938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名譽會員。1943年與曾昭燏出版《博物館》一書,闡述了對博物館學的重要見解。抗日戰爭勝利後即回到南京,籌措中央博物院的恢復工作。1947年辭去該院籌備處主任,專心從事殷墟發掘的研究。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冬去臺灣,曾任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主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理事等。1979年8月1日在臺灣病逝。李濟一生共發表考古學著作約150種,其中主要有《中華民族的形成:西陰村史前的遺存》(1927)、《記小屯出土的青銅器》(1948)、《小屯陶器》(1956)以及《城子崖》、《安陽發掘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