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劇社
[拼音]:Huang Zhou
中國現代中國畫家。原名樑黃胄,1925年3月8日生於河北省蠡縣,後遷居陝西省西安市。1940年從趙望雲學畫,1945年隨趙望雲去西北地區寫生。1948年在西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部隊向西北進軍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美術編輯和記者。1950年曾兼任蘭州西北師範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講師。50年代黃胄的作品多反映現實生活,筆法熟練、粗獷,表現出當時西北地區人民的精神面貌。如《爹去打老蔣》、《蘋果花開的時候》皆獲1952年全國第一屆美術作品展一等獎。這時期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給人以朝氣蓬勃、親切新鮮的感受,對傳統的中國畫是一次突破。
1955年他調到了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創作員。1956年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的作品《洪荒風雪》獲國際造型和實用藝術展覽會的金質獎。1957年他的作品《打馬球》又獲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一等獎。1959年他調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任創作員。他畫了大量反映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和邊疆部隊題材的作品,如《載歌行》、《豐收圖》、《趕集》等。其中《趕集》還獲得1959年世界青年聯歡節的銅質獎。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他曾去湖南、江西、海南島、廣西、福建等地寫生,此時期作品有《談心》、《巧阿姨》、《部隊做客的老漁公》、《黎族獵人》、《西沙漁民》等。1975年他調到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任顧問。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他再次去西北地區進行寫生、創作。不斷有新作問世。1976年作《風雪迎春》、《廣闊天地》、《日夜想念毛主席──維族老人庫爾班的故事》等。1978年作《鬆鷹圖》、《百驢圖》,前者被作為國家禮品送給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後者送給了日本裕仁天皇。1980年他創作了《歡騰的草原》、《育羔圖》等。1982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他還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黃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突出成就的中國畫家。他的中國畫以速寫為基礎,真實而生動,富於生活氣息。在50~60年代中國畫革新的探索中,他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產生了很大影響。先後出版有《黃胄作品選》、《黃胄作品集》、《動物寫生集》等,並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畫展。